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8)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索罗斯,持续对信息作出反馈

索罗斯与巴菲特一样,不相信大众的信息。对索罗斯来说,他有自己广泛的交际圈子,他通过自己的人脉获取想要知道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假说,然后进入市场。索罗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首先进入市场,然后再进行调查。再接下来,索罗斯要做的就是不断对市场的反应作出反馈。

索罗斯相信投资者无论是谁都会犯错,他通过观察市场的反馈来验证自己的假说,再对假说作出修正。如果市场的反应表明自己的假说模型是错误的,索罗斯不会犹豫,立刻掉头离开。有时候索罗斯会故意向市场放出消息,那是为了弄清市场真实反馈而放出的烟幕弹。有一点索罗斯与巴菲特类似,他们都喜欢阅读企业的年报和相关的统计资料,而非证券市场专家们生产的信息。巴菲特说自己会把那些未被加工的原始资料阅读好几遍,而当索罗斯想弄懂真实市场的情况时,他会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

1978年,吉姆·罗杰斯和乔治·索罗斯预测数字时代即将到来,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他们亲自调研了许多企业,并且自己动手找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两人还飞往西海岸参加了在加利福尼亚召开的美国电子协会展,一周之内他们每天与8位~10位电子企业的CEO会面。经过分析之后,他们调查并找出了那些可能成长的领域,成立专门基金进行投资。对于信息,索罗斯还经常用批判的眼光分析自己调查获得的资料,然后得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即使是与自己看法相反的见解,索罗斯也会关注,并通过自己的方式验证其正确与否,最终整理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成功挑选出符合标准的投资对象,索罗斯和巴菲特都有各自成体系的严密的分析方法,这也是他们成功的要素之一。

4.两人的市场眼光

索罗斯和巴菲特对证券市场现存理论和假说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都不相信。的确,想成为真正的投资大师,仅仅靠学习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很难。真正的大师都整理出了自己独有的投资原则。之所以不相信传统的理论,是因为索罗斯和巴菲特发现,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们对市场波动和群众动态的对比结果与理论并不相符。

巴菲特,不相信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价是对市场上所有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的完整反映,所以是公正的价格。也就是说,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如果有新的信息出现,会立刻对股价产生影响,信息的价值也随之变为零。如果有效市场假说成立,那么市场上不可能存在比实际价值便宜的股票。

巴菲特则认为“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是巴菲特对市场的昵称)不是有效的,巴菲特的结论永远是市场有效假说是错误的。然而,许多投资者却坚信市场有效假说,并努力寻找那些会影响股价的新变量,试图得出股价的变化脉络。巴菲特则希望那样的投资者能够越来越少。

巴菲特利用市场无效的空隙寻找投资机会获得收益。在巴菲特看来,情况不明朗时,投资者会陷入恐慌并在恐慌的心理作用下低价抛售股票,这正好给巴菲特提供了低价买入优质股票的机会。与市场有效假说的结论正好相反,巴菲特认为市场是可以无效的,股价会受到恐怖气氛、贪欲以及群众心理的影响,但是市场不会永远都是歪曲的,股价会回归正常。从巴菲特的话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他对市场的看法。事实上,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一天之内股价暴跌23%,但是无论从哪里也找不出美国实体经济下跌23%的证据。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美国财政部长尼古拉斯·布雷迪称市场有效假说是历史上最明确的失误。巴菲特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巴菲特说自己赢得了市场,而自己始终不相信市场有效假说,这就证明了市场有效假说不是值得信赖的理论。

索罗斯,正面反驳基础理论

与巴菲特相比,索罗斯反对市场有效假说的态度更加积极,他认为市场经常是歪曲的。如果有人公开说反射性理论是错误的,市场有效理论才正确,索罗斯会通过正面反驳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索罗斯的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相对于经济基本面,市场价格多数情况下都是歪曲着的。歪曲的程度有大有小,但是绝对与市场有效理论不相符,这是前提。

第二,金融市场也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但却是被动地反映。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对市场基本面的反作用非常大,但却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根据反射性理论,人们错误地选择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偏离,这反过来影响了市场基本面。

第三,一旦金融资产的价格发生偏离,会给市场基本面带来严重影响。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索罗斯说,金融市场影响市场基本面的结果就是市场价格相对于基本面更加偏离。这整个过程就是所有信息对市场发生影响的过程,按照索罗斯的描述,价格不是没有发生偏离,而是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偏离的。

接下来,市场狂热演变成为市场萧条,泡沫破裂。索罗斯提出,形成泡沫需要具备两个要素。

其一是市场趋势继续向前推进,另一个是人们对趋势的错觉。当趋势和错觉相互作用,趋势变强(肯定的反馈,趋势自我强化),泡沫便开始形成。市场会对泡沫作出否定的反馈,而一旦反馈被确信,趋势和错觉就会变得更强。最终当发现对市场的期待与现实相差太远,投资者自己也意识到了错误,趋势迅速反转的节点便来到了。接下来,相反方向的趋势开始自我强化,价格急速下降,泡沫破裂。

索罗斯提出的理论,跳出了正义与否的桎梏,他希望能够对市场泡沫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至于准确地预测泡沫破裂的时间,以及作为判定依据的相关指标,还要继续不断进行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