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10)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巴菲特和索罗斯是拥有卓越才能的天才人物,从无到有,他们在金融市场上赚到了巨额财富。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两人的天赋特质,那些影响他们想法的人和理论,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

索罗斯将哲学家卡尔·波普当做自己的老师,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理论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学生。很显然,巴菲特和索罗斯并不是靠着自己的天赋,某一天突然“顿悟”之后便成了亿万富翁,而是在老师、同事以及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下,不断努力才变成了今天的“投资天才”。

东方哲学也重视师生、朋友、同事间的影响,但是巴菲特和索罗斯所处的西方金融市场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二者并非完全一致。

价值投资理论已经成了巴菲特的标签,巴菲特首先从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价值投资的基础知识,然后又吸收了菲利普·费雪的成长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巴菲特并非仅仅阅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与他们直接交流,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接下来又与朋友兼老师的查理·芒格共事多年,受到他的部分影响,才最终整理出了我们今天称为“价值投资”的投资哲学。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秘诀还包括与并购企业的CEO交谈,让他们的想法与自己保持一致,擅长说服别人也是巴菲特的长处之一。

索罗斯从哲学家卡尔·波普那里获得了灵感,虽然并非波普的弟子,但是波普的理论却被索罗斯当做自己哲学思想的基础。索罗斯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射性理论假说。如果没有波普,也许索罗斯只是华尔街上通过短期投机交易获利的反应敏捷的对冲基金经理中的一员而已,而且我们不能判定他最终会失败还是取得成功。

1.两人的老师

有的人仅靠自己的天才自然而然就获得了世界性的名声,但更多的是在别人影响的基础上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巴菲特和索罗斯属于后者,巴菲特的老师包括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还有老师兼朋友的查理·芒格,索罗斯无论走到哪里,都说自己的老师是哲学家卡尔·波普。

巴菲特的三位老师

巴菲特的第一位老师是提出价值投资理论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第二位老师是让巴菲特学会分析企业价值的菲利普·费雪,最后一位老师是巴菲特永远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如果说格雷厄姆为巴菲特打好了基础,费雪就是为巴菲特装上翅膀的人,查理和巴菲特则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出现。在回答怎样看待老师格雷厄姆时,巴菲特说价值投资者是“在格雷厄姆种的树下休息”,提到价值投资时巴菲特永远不会漏掉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就是在价值投资的舞台上永远登场的那个人。

1930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PER、账面价值、纯利润增长率等概念,这些现在都已经成为价值投资者分析企业的基础指标。格雷厄姆透过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价值,让巴菲特学会了用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和债券。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法

本杰明·格雷厄姆非常喜爱数学,他不依靠企业的质量和经营者的素质,而是仅仅通过财务数据进行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将资金分散投资于那些符合自己投资公式的企业,取得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式考虑了市场的两个层面,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安全性来自通过财务指标计算出的资产价值对比,如果处于安全线以下,股价就算便宜。安全性来自于公司债务和流动收益率的对比,比率高的企业股票被认定能够带来投资收益率。大体方法如下:

(1)如果股价低于平均每股资产价值的2/3,买入!也就是说,当股价低于公司破产清算时获得的返还现金,可以购买。

(2)当股价收益率超过AAA级企业债券收益率的两倍时,买入!但是要注意,负债不能超过企业纯资产价值。

(3)如果每股收益率高于AAA级企业债券收益率的2/3,买入!但是要注意,负债不能超过企业纯资产价值。

(4)如果按照以上标准挑选出的股票在买入2年~3年之后,股价仍然没有回归到本身价值水平时,无条件卖出。

前文已经提到,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跟随格雷厄姆系统地学习了价值投资方法,也就是财务指标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大概算出企业的价值,然后找出股价相对于价值被低估的企业,买下它们的股票并长期持有直到价格回归到价值水平时为止。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基本方法。

巴菲特的第二位老师是菲利普·费雪。提到费雪,巴菲特说“费雪完全弄懂了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我完全同意他的价值理论和哲学”。读完费雪所著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巴菲特深受启发,他甚至飞往旧金山向费雪亲自请教。从那之后,巴菲特就把费雪当做自己的老师。费雪对巴菲特的最大影响是:他教会了巴菲特关于成长股的基本概念。

当时主导华尔街的投资方式是买卖景气循环股票,费雪使巴菲特从这种投资方法中跳出来,转而投资那些成长性高的股票。为了找出那些有竞争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巴菲特开始一家接着一家拜访企业,搜集材料。费雪还提出了“持有股票3年论”,主张投资一家企业应该最少持有它的股票3年以上,费雪本人就持有摩托罗拉公司股票长达40年。

相比格雷厄姆,巴菲特说费雪对自己的帮助更大。在投资生涯的早期,巴菲特曾严格遵照老师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挑选出相对于内在价值股价被低估的企业,买入并长期持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学习了费雪的理论之后,巴菲特转而投资那些股价高于内在价值但成长性好的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巴菲特买入了大量可口可乐的股票,最后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了让巴菲特将企业的成长性计算在企业价值里面,芒格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芒格的影响,下文中我们还会提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