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13)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罗杰斯投资十诫

(1)强势市场常常伴随神经质的爆发结束,弱势市场也总是与恐慌一起落幕。

(2)从一种极端走出来才能赚大钱。

(3)成功投资者寻找低价买进有价值股票的机会并且长期持有。

(4)如果股票市场冷清,商品市场一定火暴。

(5)股票价格有可能跌至零,但是商品无论何时总能给人带来价值。

(6)商品市场价格活跃的原因是供求的相互作用。

(7)整天盯着商品实时变动状况,无论对身体还是对钱都不好。

(8)战争和政治动荡会进一步拉升商品价格。

(9)如果价格低得超出想象,绝对不要做空。

(10)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并不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

索罗斯领导着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包括量子基金(QuantumFund)、配额基金(Quota Fund)和类星体国际基金(Quasar Fund)。1989年随着苏东剧变,索罗斯成立了“开放社会基金会(The OpenSociety Fund)”,在全球31个国家开展慈善活动。今天的索罗斯已经退出了基金投资的一线经营,我们可以将索罗斯旗下基金看做是一家控股公司,索罗斯是董事长,旗下掌管各个基金的经理的是公司子公司的经理人。1988年索罗斯从Dreyfus基金为量子基金挖来德鲁肯米勒担任基金经理,1992年又从罗斯柴尔德那里挖来罗迪提(NicholasRoditi)担任配额基金的经理。

罗迪提掌管的配额基金1995年扣除20%的手续费之后,收益率高达159%,足够让人惊羡。第二年,配额基金收益率仍然高达82%。当时配额基金可支配资产不过15亿美元,在罗迪提的掌管下,1996年一年就获得了1.25亿美元收益,1997年配额基金的规模增加到30亿美元。

罗迪提是像索罗斯一样果断的人,他支配的资产一度高达380亿美元。1997年春天罗迪提购买了190亿美元欧洲和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仅仅过了3个月之后,又投资了价值130亿美元的日本债券。1998年,罗迪提遭受46%的损失之后暂时沉寂了一段时间,第二年便又通过日本股票市场获得巨大收益,重新恢复了活力。

索罗斯说德鲁肯米勒是最像自己的人,德鲁肯米勒在担任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经理之前20年里一直将索罗斯奉为偶像。索罗斯近几年频繁地更换基金经理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基金经理职业周期都不长,一旦获得名声,往往会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基金。所以,索罗斯无法像巴菲特那样与周围的人长期合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