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准对方的弱点下手(1)

恭维的艺术 作者:王晶


“我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夸我,说我是第二眼美女,然后我就很开心,因为我长到这么大,从来没人拿我的长相夸过我……”

恭维人最常见的莫过于夸别人的长处。通常,夸别人的优点,是一张安全牌,但架不住对方听得多。好话听三遍,听多了鬼也烦。一个人的优点,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因此,恭维优点的人也最多,时间长了,被恭维的人听腻味了,这方面的恭维也就成了陈词滥调,不再起作用了。因为被恭维的人听多了类似的话,产生了“抗药性”。

相反,从对方的弱点出发,加以妥当的美化言辞,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恭维,往往更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挠准对方心底的痒痒肉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评价”,希望别人能了解,并给予赞美。尽管这个需要评价的点,在别人眼里很可能是弱点,或者说,一点也不突出。

作为恭维者,如果能够洞识对方内心深处这个潜伏许久而一直被众人忽视的“评价点”,大胆出位地进行一番令其耳目一新的恭维,就相当于挠到了对方心底的痒痒肉。

Y是一位知名的画家,人们都在关注他的画技,每每对他的画风、创意等大加恭维,可是对于这些恭维,Y并不欢喜。

一次画展,一名记者见到Y,随口说了一句:“您今天的衣服真有品位!”听完这句话,Y两眼放光,原来Y有一个时尚梦,每次去画展等社交场合时都会对自己的服饰精心修饰一番,在别人眼里,这位画家的穿着总是很另类。“艺术家都这样”,大多数抱持这种心态的人,很少会把眼光停留在他穿着的大胆创新上。

这名记者的一句话顿时让Y萌生出一种知音感。后来,这位画家干脆专门指定了这位记者负责他的全部采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优点能够非常突出。但是有些呈现出来的优点,未必就是我们本人所引以为豪的。按照通俗的解释就是:兴趣和专长未必统一。就如案例中的画家那样,他的长项是绘画,但兴趣是时尚。尽管在外人看来,他的穿衣搭配可能不那么专业,但他心在此,这时候你恭维他的非专长,自然深入其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靠优势生活,但同时也可能为优势所累。毕竟人都是复合体,需要长远发展才活得扎实。如果一位画家在别人眼里就只是一个会画画的人,站在这位画家的角度来看,不也是很可悲吗?越是优势突出的人越希望别人把目光从自己的优势上转移开。

在恭维的时候,找准对方真正在乎、真正引以为荣的东西,尽管事实上它属于对方的相对弱项,恭维它,也比恭维明显的优势强。

心理学家指出:“多数人只在几种特殊事物上喜欢让人恭维,这几种特殊事物未必就是他最杰出的地方、他的魅力之处。”

如果你当着优秀人士的面去赞誉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他们是不会理你的。在他们看来,这种话没有意义。相反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话题,反而能激发他们的强烈兴趣。

总之,一个人在意的往往与他表现出来的东西不一致。在恭维不给力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一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