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剑在手,问苍穹谁主沉浮

淡定 作者:易贝连


拿破仑在谈到他的一员大将马塞纳时说:“在平时,他的真面目是显示不出来的,但是当他在战场上见到遍地的伤兵和尸体时,他内在的‘狮性’就会突然发作起来,打起仗来就会像恶魔一样勇猛。”

当巨大的压力、非常的变故和重大责任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隐伏在他生命最深处的种种能力,就会突然涌现出来,使他成就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事业。

五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依然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当今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障碍与缺陷。如果没有那障碍与缺陷,他们也许只会发掘出自己25%的才能,但是因为种种障碍和缺陷,他们便会把其他75%的才能也开发出来了。张海迪用她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发了自身的潜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在美国西部某市的法院里有一位法官,他中年时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铁匠。在60岁时,却成了全城最大的图书馆的主人,获得许多读者的赞誉,被认为是学识渊博、为民谋福利的人。这位法官唯一的希望,是要帮助同胞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可是他自己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为何产生这样的宏大抱负呢?原来,他不过是偶然听了一篇关于“教育之价值”的演讲。结果,这次演讲唤醒了他潜伏着的才能,激发了他远大的志向,从而使他做出了这番造福一方的事业来。

绝大多数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才能,这种酣睡着的潜能一旦被激发,便能开创出惊人的事业来。

【静思心语】

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要努力走入一种可能激发你的潜能的气氛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帮助。你更要与那些努力要在世界上有所表现的人接近,他们往往志趣高雅,抱负远大。接近这些人,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激发奋发有为的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