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隐蔽待命是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

淡定 作者:易贝连


“不为五斗米折腰”所表现的是不慕富贵的清高和骨子里的志气。然而,一个人无论怎么志存高远,胸怀大志,也得向生活低头。生活是一个暗藏凶险的海洋,浅滩暗礁星罗棋布,让你无处躲藏逃匿。而人不过是一艘小船,行驶在颠簸的大海上,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航向遥远的彼岸,而是如何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存活下来。生活中,所需要的更是一种能吃亏,能吃气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很少。每个人都有趋利的本性,很多人都很难拒绝本该伸手就可以拿到的那一份。我们常说“吃亏是福”,吃亏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个能吃亏的人,不会斤斤计较,而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舍眼前小利去争取长远大利。

吃亏,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是只有心甘情愿吃得亏,且能吃亏、会吃亏,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尊重,得到人们的一心拥护,营造“人心齐、泰山移”的良好氛围。

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给他。后来,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 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是福,因为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清朝的顺治皇帝福临,五岁即位,十三岁亲政,他一方面是一个锐意进取、具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暴戾自尊、内心充满了执著与激情的皇帝。福临的儿子玄烨,即满清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康熙皇帝,他同父亲的即位伊始的处境是那么的相似,可他们最后的结局却又是那么的不同。

与康熙皇帝相比,顺治皇帝性格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宁折不弯的刚烈。因为过于刚烈,不愿屈从于任何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和人物,他最后毅然放弃皇权、皈依佛门便是这种极端性格的一种典型表现。即便贵为皇帝,面对很多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很多时候,该忍的必须要忍,即使忍无可忍,也还是要咬紧牙关坚持忍住。康熙皇帝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比父亲更能容、更能忍,甚至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康熙比父亲更具韧劲,他知道自己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仅要具备一个皇帝应有的坚定与刚强,同时也要懂得柔韧与坚忍。正因为具有这样的韧性,所以当手握重权的大臣专横跋扈到极致时,他仍能从大处着眼,装作软弱;当有人将自己当做普通小儿暗地欺负时,他装作无知。他深深懂得,想让强劲的对手走向灭亡,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只能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险,于是他便先纵容其恶劣行径,使其“先疯狂,后灭亡”。最终,实力强大的对手终于败在自己手下,在容忍了多年之后,康熙终于掌握实权,并成为一代明主。

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他人的批评、指责、讽刺、挖苦、嘲笑、甚至攻击,很多人往往不能忍耐,一受到别人的批评,自尊心就受不了。在社会中,很多事情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有时还会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与指责,备受委屈。这口“冤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咽得下,于是就转化为“怨气”。殊不知,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其实,一时的吃气,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美德,一种顾全大局、着眼未来的胸怀与气度。一个吃不了气的人,很难在人生中干出大事来。暂时的退步,却能换来一片新天地。

当然,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生活的艰辛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太多的隐痛,忍耐却可使人相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忍耐,不是消极颓废,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等待迸发的那一刻。正所谓:“隐蔽待命是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

【静思心语】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和为贵,忍为高,一个忍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理智、修养、气度以及品格。忍耐是对意志的磨炼,是能量的积蓄,是无声的奋斗,是锲而不舍的追求。忍耐,就是拥有坚强的斗志,适应时势而为。忍耐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策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