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绝非误打误撞

华为王朝 作者:刘宏飞


北京大学技术与管理系系主任李宗楠先生曾经总结道:“美国之所以发达,有两个基础工程是重中之重,一是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二是渗透到每个经营单位的电话网。”

军队出身的任正非比一般人更加清楚,信息工程有着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

要想富,先修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活跃程度。巨额的交换机费以及它造成的高昂电话费,无疑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拦路虎。

“当时我们不懂事,误上了电信设备这条贼船,现在想下都下不来了。”这是任正非多次说过的话,“如果我们当时开的是饭馆,那么现在利润可能更高,我也更舒服。”这种说法给人一种“撞大运”的感觉。好像华为走到今天,是撞运气撞出来的。任大叔真是得便宜卖乖。他第一次接触程控交换机,或许是偶然因素,但他投入大力气搞研发,则一定是谋定而后动。

“我过去倒腾别人的东西,经常受制于人,经常是要货的时候你没货,或者随便加钱。”任正非后来对早期的受制于人仍记忆深刻。

绝不受制于人,才是任正非下狠心投入研发的根本原因。有些人能忍受寄人篱下混饭吃,但对任正非这种超级没安全感的人来说,仰望别人鼻息,就等于日夜寝食难安。至于选择在电信领域搞研发,与他在军队通信兵的背景不无关系。如果说任正非投身电信领域的时候,没有想到利用那些原来的通信兵后来转业到各地电信局任干部的战友们,那任何人都不会相信。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在中国企业界,恐怕只有华为一家是走“窄门”的。华为创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以技术立足,多年来华为始终坚持员工总数35%以上为研发人员,10%的销售额用来支持研发。

有一次,李一男没有用完当年的开发资金,帮华为“省了钱”,却被任正非臭骂一顿。技术研发存在风险,众人皆知,很多企业都是浅尝即止,一旦发现研发投入是个无底洞,投入了未必有实效,往往只能顾及短期利益,砍掉研发部门这个包袱。别说国内企业,即使美国的施乐、洛克菲勒等巨头企业,依然会在财务报表难看的时候砍掉研发这个成本包袱。

与其说是因为任正非强势的性格、坚韧的意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不如说是他对不安全感刻骨铭心的痛,让他放手在研发上大赌大赢。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1984年,张瑞敏进入青岛冰箱厂,宣布了工厂管理条例,甚至包括“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给作风懒散的工厂注入了活力,然后他抡起大锤砸烂了76台冰箱,海尔自此赢得了市场的尊敬。

同年,柳传志先生与其他10位科研人员以20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不久之后,杨元庆在校园里看到一张“电脑维修招聘”的大字报,走进了联想的大门。

鲁冠球被维修门市部开除后,摆弄着他的万向节,下定决心,绝不回头当农民。

远在大洋彼岸的乔布斯,利用棒球比赛转播中的一则广告,向世人告知,电脑时代来临了。

“在战场上,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使命则是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而现代商战中,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企业地位就是一句空话。”任正非亢奋道,“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我们指望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电信战场的复杂局面,让任正非心中强烈的使命感,再次熊熊燃烧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