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14)

攻心话术:一语胜千言 作者:张超


第七节 备好挡箭牌,反攻有准备

在语言的碰撞中,我们不能保证总是与别人心平气和地说话,纵然我们能够保证自己,也保证不了别人总是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上。

值得注意的是,也没必要在别人露出锋芒的时候,马上反唇相讥,让关系剑拔弩张。

我们每个人在说话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都要给自己准备好挡箭牌,这样反攻有准备,我们才能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这个准备就是情感上的理解和呼应。

大部分人对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能够迅速捕捉到他们的情绪。以平静化解还是以激动对抗激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说,美国有一家汽车修理厂,他们有一条服务宗旨很有意思,叫做“先修理人,后修理车”。

什么叫“先修理人,后修理车”呢?原来,在美国,车是人们很普通的代步工具,人们也常常发生车坏了的现象,每当修车不给力的时候,人们都会把修车这件事情当做一个话题,可能会针对修车师傅进行一番发泄。甚至有人总结到美国,证明和人的关系好,就一起和某个人大骂修车师傅是如何的不给力,就能唤醒对方内心的好感。

那既然如此,会不会大家都不愿意做修车师傅了呢?实际上也不会,修车师傅有一套自己的情绪按摩方法,他们能够理解到,当顾客来自己这里的时候,一定是车坏了,心情会非常不好,一个懂得人心的修车师傅会关注这个人的心情,当表示出同情之后,修车师傅就与车主形成了“同盟”,当后期再维修的时候,态度也是一致的,所谓的“先修理人,后修理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情况都是如此,很多人对一些品牌的产品产生不信任的感觉,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售后服务令自己不满意,没有安全感。

一个顾客在一个大型超市购物,只要来此购物,他对于这里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当所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顺顺利利得到更换,不但不会动摇信任,还会增加他对于这里的好感。

可是设想一下,如果对于他提出替换的时候,总服务台的人不太礼貌地拒绝了他,他的情绪就会瞬间扭转,投诉产品质量。火气会更加粗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发火,发怒的根源在于心理上有一个“求助”的机制,也就是他感觉自己不安全,需要在外部寻求这种安全。发怒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方法而已。对于你的心理来说,也不应当把这些表现当做是对你个人的不满,免得让自己的情绪受污染。

对于愤怒,客户仅是把你当成了倾听对象。客户的情绪是完全有理由的,是理应得到极大的重视和最迅速、合理的解决的。所以让客户知道你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关心他的问题:“王先生,对不起让您感到不愉快了,我非常理解您此时的感受。”无论客户是否永远是对的,至少在客户的世界里,他的情绪与要求是真实的,我们只有与客户的世界同步,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他的问题,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与他交流,从而为成功的投诉处理奠定基础。我们有时候会在说道歉时很不舒服,似乎是害怕一说 “对不起”,自己就会马上套牢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就如同男女朋友交往,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意见不同、看法不同的问题,很多男孩不习惯道歉,女孩就越来越生气,后期生气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对方没有说“对不起”,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谁对谁错其实难以评判,别人也没有权利评判。最好的和解方式,就是其中一方说了“对不起”,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息事宁人。

再说到客户投诉也是如此,你说了“对不起”,也并不一定表明你或公司犯了错误,这主要表明你对客户不愉快经历的遗憾与同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