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规模的江户城区建设(17)

大江户八百八町 作者:(日)石川英辅


何谓大木户、町木户、

木户番与自身番

兼有便利店功能的町木户

大木户原本作为检察人马货物证件及票据的场所,设置在以江户为起点的各个街道入口处。随着出入江户的客流与物流量的增大,以及前来迎送人数的增加,茶馆等小店铺也越来越多。就目前所知道的江户时代的大木户有高轮(港区高轮二丁目)和四谷(新宿区四谷四丁目)两处。而四谷大木户于宽政四年(1792年)被废止。

这两处大木户的木户(木门)屡经大火,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残留下来的围墙。而把江户的干线道路按街道隔开的町木户,实际上却没有门。

町木户的值班人,也被称为“番太郎”[ 日语中称值班人为“番人”,“番太郎”的“番”源于此。],负责各街道及木户的管理。值班人大多为廉价的老者,通常都是携妻同居。但因薪金微薄,难以维持生计,平日里他们就在木户旁值班的番屋里做些卖草屐、草鞋、笤帚、擤鼻涕纸等日用小商品和零食的小生意;到了夏季和冬季,还会卖金鱼[ 为消遣闷热难耐的酷暑,在日本夏季有许多活动。比如烟火大会、七夕节游园和被称做“祭”的庙会。在这些活动中捞金鱼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和烤红薯。所以,值班室又被称做“商番屋”,成为邻近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町木户相比,长屋[ 一栋房子里隔成几户合住的简陋住房,类似于中国的筒子楼或大杂院。

]的木户则被称为里木户。就如同今日公寓楼的入口处一样,由作为长屋管理员的大家[ 替地主管理领地,征收地租、房租并负责执勤的人。类似于现在的公寓管理员,与现代日语的“大家”,即“房东”之意不同。](家守、家主)进行管理。据说有些长屋的居民还轮流关闭大门。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大门就被关上了。

◇大家(家守、家主)自身轮流执勤的自身番

所谓自身番,是集现在的派出所和消防队机能于一身的设施。因其早期是由各地主自身来执勤的,故得此名。后虽由下属的大家(家守、家主)接替其职,机能仍旧保留下来。而当大家(家守、家主)因公务繁忙不能执勤时,就雇用被称为“书役”的文职人员来代其执行。

元禄十一年(1698年),幕府规定“自身番所入夜亦不得闭户障子(日式木拉门)”。从中可以看出自身番此时已被编入奉行支配下的町制度中。幕府末年的嘉永三年(1850年),江户城区中共有九百九十四所自身番,但其始终是由当地居民出资维持的民间设施,而非幕府的公共设施。

在《守贞谩稿》中对其作了如下说明:“谓自身番者,以町内家主轮流执勤而维之。有事之时聚于此以商之;为下吏所擒之罪人牵于此以讯之。皆乃町用之公共场所。”也就是说,此处由大家(家守、家主)轮流执勤,有时用作町内的会议、宴会所,有时又用作犯人的拘留、审讯所。

作为具有派出所和消防队双重机能的番所内,除了放置有捉拿犯人用的突棒[ 用来限制人犯行动的捕具。几个差役一起手持突棒可以让手持刀剑的疑犯动弹不得,乖乖束手就擒。]、刺叉[ 又称“挟股”、“指叉”。始于室町时代(1336—1573年),在江户时代作为捕具被广泛应用,用法与突棒类似。作为捕具,其多数没有内刃。但作为武器的刺叉则有内刃。在江户时代,突棒、刺叉和袖搦一起并称为“三大捕具”。并装饰在衙门的门口,取其威慑之意。]等捕具外,还有队旗、消防钩和手压消防水泵等消防道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