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八百八町的百姓生活(1)

大江户八百八町 作者:(日)石川英辅


庶民住房“里长屋”的

平均面积

脸对脸、背靠背的布局

所谓“里长屋”,就是江户时代典型的庶民住房。

它通常宽九尺(约2.7米),进深两间(约3.6米),故也称九尺二间,面积为六叠[ 在日本,典型房间的面积是用榻榻米来计算的,一块称为一叠。]。

长屋以平房为主,也有二层楼房和宽两间、进深三间的略微宽敞的房屋。

长屋按结构又可细分成“栋割长屋”和“割长屋”。

前者用墙壁沿屋脊方向将细长的房屋横向隔成两大间后,再沿房梁纵向隔成若干间,使每家住户与邻家不是脸对脸,就是背靠背地连在一起。而后者好似穿堂一样,只沿房梁方向将细长的房屋纵向隔成若干间。

长屋的拉门下部是木板,上部是用纸糊成的纸窗。进入其中,是一个宽九尺、进深三尺的一叠半土地面空间。这里既摆设有灶台、水池和水缸,也摆放有草鞋和木屐等鞋类。因厨房和玄关设在一起占地一叠半,整个房间的面积也就只剩下了四叠半。

◇被褥、雨具及装饭碗的膳箱等常备家庭生活用具

因榻榻米由长屋居民自己搬入,有些以室内作业为职业的手工匠或单身者就只在室内铺层席子。

从房屋的面积可想而知,若一家几口同住于此,就没有放衣橱或碗柜等大型生活用具的地方。因此,在里长屋最常见的,是类似于防蝇纱帐橱柜或小型碗柜之类的小型家具。

因为没有壁橱,老百姓通常把被褥叠好后盖上一张毯子,放到房间的角落里。江户时代和服很贵重,街头到处都是估衣铺。那时不论是平日里的便服,还是工作时的工作服,件数都非常有限,很多人甚至连盛装也没有。所以,有没有衣橱似乎也并不重要。

至于餐具,江户的庶民把一人用的饭碗、汤碗和筷子都放进一个叫“膳箱”的箱子里。因当时既没有中餐也没有西餐,餐具也就不像现在这样种类繁多。据说当时一餐的内容为“一菜一汤”。看上去虽然好像种类贫乏,但人们吃的都是时令的新鲜鱼肉和蔬菜,所以应该比我们想象的要吃得好。

灶台的火炉最多有两个,因此锅有大小两个也就足够了。其他的生活用具还有比如照明用的行灯[ 方形纸罩座灯。]、大小水桶、擂钵、熄火罐,以及雨伞、蓑衣和斗笠等雨具。可以说江户人与现代人相比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