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中小学校长与中小学教学

透视美国教育(第二版) 作者:王定华


王红

美国考试压力小,学生很轻松?

在我们的媒体中,常常充斥着对美国教育轻松快乐的介绍。从中,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 美国中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率的驱动。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次在美国访问,我们偶遇当地学区在报纸上公布全区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这让中国校长们大呼“紧张”!他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学校的考试成绩要在报纸上公布,昭然于全市民众的监督之下,日子将会多么难熬。校长们特地买了很多份当地的报纸保存,说是要以此为警钟提醒自己,考试成绩是要对全市民众负责的!

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一点也不低。尤其是2001年《不让一名儿童落伍法》颁布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联邦政府一改过去不干涉教育的传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对教育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透过考试来干预。比如说,设定全国性的统一考试(NEAP),要求各州都要有自己的统一考试,而且在州统一考试中,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充足的年度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学校将会面临被解散重组的危险,甚至整个学区的地方管辖自主权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被接管。

同时,高考的驱动在美国也无处不在,尽管美国追求个性和自由发展,并非人人都力求升入大学,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升入大学始终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而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把更多的学生送入更好的大学也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对美国中小学的驱动不可避免。当然,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课程,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课程数量来决定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关键在于考什么、“指挥棒”朝着什么方向。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法自拔。

能让学生每天早上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国内关于学校优质发展的各种改革,以及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动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工程,让我们的校长们特别关心美国校长们对于好学校的评价标准。他们曾问一位美国的小学校长: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美国校长的回答是: “能让学生每天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一所好学校。”美国校长的回答让我们的校长们多少有些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愿意到学校来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问题,对他们所在学校的学生尤其如此,因为这些校长基本上都是广州最好的中小学校的校长,似乎并不存在学生不愿意到学校上学的问题。表面看来,美国校长的答案非常简单,然而这其中的内涵却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理念决定了美国学校生活的特点。在美国,对一般的公立学校而言,学生的辍学率非常高,让所有的学生到学校上课是对校长提出的一大挑战。为了让学生愿意到学校上学就必须想方设法吸引他们,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总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各种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室的布置也尽量多姿多彩……这些看似随意的细节实际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愿意”来,意味着“上学”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选择而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是教育中由“他主”到“自主”最基本的体现。尽管这种标准在中国任何一种学校评价标准上都未曾出现过,但的确会引导并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尽管表面看来中国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上学志愿,但学生对学校的叛逆和反感确是客观存在着,否则也就不会出现“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这样的改版“校园民谣”了!试想一下,如果学校以此为标准,则学校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施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案,而学生如果每天早上都高高兴兴满怀对学校的渴望和期待到学校,则必然能学得好学得有效,这样的学校即便还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优质学校”,那也一定离“优质学校”不远!

作者简介:

王红,教育学博士,先后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范德比特大学学习,主修比较教育学。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主任、教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