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视礼仪,你的礼仪价值百万(6)

礼仪人生:有礼走遍天下 作者:张彦


4 礼仪的主要特性

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到了现代,那些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才会被人们认为是“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所以,礼仪也就成了我们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

想要学好礼仪,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那么,如何才能抓住礼仪的真谛,尽快地完善自己的礼仪规范呢?想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先从礼仪的特性入手。

一、礼仪具有普遍性

礼仪的普遍性特点,归根结底是由社交活动的特性、内容和任务决定的。古今中外,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礼仪规范。古时候的礼仪,多为祭祀、祈福行为,比如春节时家家户户要摆起烛台祭祖宗、祭天神、地神和灶神,以求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至今仍旧作为一种礼仪而存在。显然,这就是礼仪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最好说明。

到了现代,礼仪已经成为人类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规范,全体社会成员均离不开一定的礼仪规范的制约。礼仪的内容更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礼仪活动都普遍存在,具有绝对的普遍性。

二、礼仪具有差异性

礼仪内容虽然大体相似,但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是会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决定着礼仪的内容和形式。

此外,礼仪的差异性还表现在礼仪的等级差别上,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施以不同的礼仪等等。

比如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会导致礼仪上的巨大差别。在中国,有人生病了,你对他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在西方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礼貌地建议老师去看医生。不料,本来一句体贴的话反而使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得连小孩都知道的事情,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而这位同学的忠告,显然大大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各有其风俗习惯。同样的见面问候,有脱帽点头致意的,有拥抱的,有双手合十的,有手抚胸口的,有亲吻脸颊的。

这些都足以说明礼仪的差异性了。

三、礼仪具有规范性

礼仪不仅具有规范性,而且规范性很强。比如无论在个人服饰、言谈、举止、行为,还是活动的操作方式、程序安排等方面,礼仪都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同时这种规范性也意味着礼仪具有广泛的认同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