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聆赏开始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作者:黄大


1998年的时候,位于中华民族园附近的周口坊酒吧,经常在周五晚上举办广告讲座。那时我刚入行不久、对北京人生地不熟,曾大老远跑去听过两场。头一回是大佬窦仁安主讲的平面创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窦大师,长发飘飘的样子,讲课过程中不时用手拢着头发。还有一次是北广的路盛章教授做的亚太广告节获奖作品赏析,当年路教授曾被组委会邀请,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亚太广告节评委。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窦仁安是何许人,也不了解亚太广告节是怎么回事。

据说周口坊的创办者是来自台湾的保罗,也是一位广告人,曾经在北京成功承办了第一届龙玺、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展。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周口坊的广告沙龙一直不大景气,我想大概除了与当年的广告大环境有关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周口坊的位置太偏远了些。据说保罗赔钱坚持了两年后,周口坊酒吧变成了周口坊火锅店。如今我有N久没去那一带了,估计周口坊只能在一些人的记忆里寻觅了。

印象中北京从1998年到2002年那阵子广告作品展映活动特多,龙玺、亚太、戛纳、纽约、克里奥、莫比广告奖、饕餮之夜等等。虽然票价相对我那时薪水而言非常昂贵,可那时的我对广告充满了求知的热忱,还是尽量去参加。

在那些广告作品展映活动中,除了能欣赏优秀作品外,还能见到诸多行业内的星级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窦仁安,记得的还有庄淑芬、莫康孙、陈淑华、黄清河、许舜英等,那时因为对这些大佬很不熟悉,有的如今已经想不起名字了。

印象中在展映出境率最高的大佬是莫康孙,几乎每次都能在台上见到他,一位让人感觉很和蔼的老大,操着不十分流利的普通话评析作品,讲解着他的看家理论——“旧元素新组合”。

许舜英是广告圈子里的一位传奇人物,备受文案们的推崇,有幸听过她的一次讲座,刚好那次展映作品中有意识形态的获奖作品。不过让我晕菜的是,虽然前前后后她说了很多,我一直没听明白她想表达什么,一如她所在的公司名字——“意识形态”。

广告人很率性的一面,在每次获奖作品展映过程中都有充分的展现。一次在某届戛纳作品展上,组委会特地请来了凤凰卫视的某位当家小生作为现场的主持人之一。

那小生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卖弄口才,风头直接盖过了其他两位大佬。起初我们还耐着性子听,后来终于忍不住了,只要小生一张嘴,台下就掌声一片。两轮过后,小生的发言变得极为简洁、热度降为零点,完全是《大话西游》前后唐僧的live版。估计这个小生受到的此番挫折会让他终生铭记。

还有一次鼓掌是发生在某次亚太广告节的作品展映上。那次活动是苹果赞助的,组委会给苹果安排了大概二三十分钟的讲座。台上那个苹果公司的人还没讲到十分钟,掌声已经遍及全场了。组委会的人只好上台终止了苹果的讲座,向大家致歉,开始欣赏作品。

当然每次参加作品展映的不都是纯粹的广告人,也有来自其他行业和层面的人,有的人水准低下得超乎想象,尤其是那些拿着贵宾票坐在前排的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每次的展映里都有提问时间,而获得提问机会的几乎都是坐在前面的人。

记得某次戛纳奖上,有个人居然指着戛纳那个狮子问台上的大佬,说那个老头是谁,气得周围的几个同事想过去抽他。还有一次是陈淑华的讲座,赏析完左岸咖啡馆的作品后,前面有个男人站起来问陈大佬:孤独我看到了,可是我没看到享受。我当时真想冲过去告诉他:左岸咖啡馆就不是给你这样的人喝的。

某周六去听了李欣频的讲座,N久以来我几乎没参加过什么类似的广告活动了。现场去了很多人,大都像是学生,我几乎不认识谁,好像也没有谁认识我。

我不是李欣频的粉丝,只是喜欢她写的文案,读过她的几本书。李欣频不算什么大佬级的人物,不过她很随性的讲座,引发了我对广告、对做事的一些思考,这就是我此番最大的收获。

最后的提问环节我本来没打算问什么,不过后来还是忍不住了,因为台下居然有人写条子问李欣频喜欢什么色彩之类的无聊问题。她不是什么娱乐明星,你也不是什么狗仔队啊!我要过话筒:我想知道曾身在其中的李欣频,怎么看待意识形态这家公司和中兴百货的广告。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和李欣频的回答,让台下那些人会有多大收获。在座的他们当中好多人,也许一如当年刚刚接触广告行业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识形态和中兴百货,也许他们心里充满了热情,只是暂时对广告还一无所知。

2007年12月19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