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攻心说话术:你真的会“说话”吗?》(4)

攻心说话术:你真的会“说话”吗? 作者:(日)内藤谊人


真正重要的事情不要对他人讲,也不要和他人商量

我们一般都认为,当自己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烦恼的时候,和他人商量是让自己情绪稳定的最好的良药。

但是,这是错误的。

因为,最了解我们自身问题的应该还是我们自己,听他人的意见根本没有作用。聪明的做法是,只和他人商量“无关紧要的问题”。

和他人商量时,如果你不采纳对方的意见,对方会感觉不愉快,会给对方造成“怎么回事啊,辛辛苦苦给他建议,他却这样”、“反正又不听别人说,当初就不要来商量嘛”之类的感觉。

因此,如果一开始就不打算听从对方的意见,或者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种时候,最好不要和他人商量。

还有,我们很少把他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考虑,对方也一样。所以,即使是你想认真地和对方商量,对方也可能会给出不疼不痒的答复。

“我啊,在想是不是要结婚。”

“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啦?”

“我在想是不是换个工作。”

“是吗?还是放弃好吧,不是吗?

和别人商量的时候,无论什么事,他们都是这种口气,大多没办法参考。

他们并没有恶意,但是万一和我们的意见不一致的话,只会影响我们的干劲,反而还是不商量好。

我也曾经和知心朋友,还有长辈商量:“我一直想当个作家,靠笔杆子吃饭。”得到的答复却都是“那个呀,放弃吧”。意思是说,还是平平常常地进公司或者留在大学搞研究,人生道路才顺顺当当。

我想他们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我想当作家。于是,我无视所有人的意见,决定写书。我至今认为我的这个选择没有错,而且觉得当初去和他人商量的我是个傻瓜。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安东尼·巴斯塔教授指出,我们似乎常常会基于容易得到的、毫无价值的信息作出判断。而且,一旦得到那些信息,甚至会作出没有那些信息时最不会作出的决定。

朋友、家人等身边的人的意见,就是容易得到的信息。听到那些信息,我们会陷入迷茫之中。

本来抱着想当作家的希望,听了周围的“放弃吧”、“放弃吧”的大合唱,于是就产生“是啊,已经不是做梦的年龄了”之类的想法,自己的干劲就会被挫伤。

幸好,因为我最初就认为,别人的意见都无所谓,所以没有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但是,我现在认为无论是换工作,还是结婚,关于人生的大问题,还是不要和任何人商量,自己一个人悄悄决定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