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闹剧”连台(6)

实话实说红舞台 作者:顾保孜


他们正说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传来,在座的人都吓了一跳,放下筷子,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竟然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门外劈里啪啦炸开了。

大家呼啦都跑到大厅外看放鞭炮,江青再不是以前那个怕声音、怕火药味的江青,她开心地大笑,拍手跺脚,前俯后仰的。狄福才一直在警卫部队工作,他知道人民大会堂不是随便放鞭炮的地方。他看江青这等模样,心里非常失望,江青怎么是个不分场合、不知轻重的首长呢。

最惊讶的要数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他们听见鞭炮声,吓坏了,以为发生了武斗,匆匆忙忙从大会堂里跑出来,一看,哭笑不得,建国二十多年,人民大会堂门口放鞭炮,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遭!

大会堂的领导也被惊动了,刘钊局长找到军代表问:“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首长和大家一起过年嘛!热闹热闹呗!”狄福才也哭笑不得。

人民大会堂门口放鞭炮,江青是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

不同寻常的鞭炮声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星移斗转,江青也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当年的见证人狄福才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人民大会堂却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它似乎在默默地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新影厂的“红色”摄影师命运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金敬迈——“文革”初期的红色作家,他的命运又怎样呢?一个战士的哭声吸引了江青的视线

1970年,在周恩来亲自关心下,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军宣队”很快就组织好了,共21人。

“新影厂”以拍摄中央新闻为主,拍摄时间紧,制作时间短,强调新闻的时效性,拍摄“样板戏”的任务也就没有摊到“新影厂”。按理,江青注意力不会集中到“新影厂”的身上,可这并不意味江青不想渗透,凡是电影制片厂她都要掐着指头算一番,是不是能为她做点什么。就连远在四川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也几乎被她占有,成为她拍“样板戏”的战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是上海的海燕、天马电影制片厂在四川搞的电影制片厂,“文革”开始时没有搞好。

1969年底中苏边界发生了武装摩擦,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把入侵者打他个落花流水。边界一紧张,内地的战备也跟着紧张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备战大运动在城乡展开,人们开始“深挖洞”,建设防空设施,为了这个防空,国家不惜财力,动用了本来就不丰厚的库存物。直到今天,许多城市的地下商场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形如长龙,穿行城市腹心的地下工程曾经为人们增添了许多安全感,现在又为经济建设发挥余热。

可在当时战争空气笼罩中国上空时,谁也不能预测战斗会不会升级,会不会扩大,会不会演变成一场战争。各城市的市民都在拼命挖地道,在地下寻找安全的空间。机关、住宅、学校,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到处可见挖地道翻上来的土堆堆。内地开始大规模地往农村疏散城市人口,怕原子弹对着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射。

江青这时正准备拍摄“样板戏”电影,中苏边界形势一紧张,她也开始紧张寻找可靠的大后方,不然她的“样板戏”在炮声隆隆中何处躲藏?她把“紧急”寻找出路的眼光投向了四面环山的四川。她立即派人去成都进行一番考察,准备将“峨眉厂”作为“北影厂”的战备厂。

四川一开始并不乐意,电影厂是上海支援建设的,和北影厂不搭界,怎么一下子成了他们的战备厂?但是省里得罪不起江青,不敢讲不给,但又不情愿白白拱手相送,只好采取你不追我就不搭理的消极态度。后来仗也没有打起来,战备厂的事情被拖挂了起来。

真正被拖挂起来的“峨眉厂”开始着急啦,老是放在战备序列里,他们就和拍摄电影无缘了,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万般无奈中,四川省革委会将想把电影厂收回的愿望报告了周恩来。

周恩来亲自出面替四川说话,他向江青提议说“峨眉厂”还是交给四川管,不要再作为北影厂的战备厂了,太远,也不好管理。估计江青早就把这事丢到脑后了,见总理问她,也没犹豫,爽快地答应了。“峨眉厂”这才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回到了四川的怀抱。

战备厂的事情刚过,她的目光又警惕地盯着“新影厂”,不过这次她不是为一个厂,而是为了一个人。

一天,她把军代表狄福才和张随之叫到她那里。她知道“新影厂”的军宣队组织好了,可以开始发号施令了,对着面前两个军宣队的头头,慢悠悠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去‘新影厂’?”“最近准备进驻。”狄福才也不知江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多说话,怕节外生枝,就精练地答了一句。

越精练,越是能“抛砖引玉”,江青猛不丁抛出个大石块来:“你们去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把舒世俊抓起来,她整我的黑材料!”

他们吓一跳!怎么,一去就抓人?!他们半天不敢搭江青的话头,愣愣的。

舒世俊,他们了解一点,是“新影厂”的摄影记者,以前常在中南海里拍摄中央领导人的新闻纪录片。毛泽东外出时,常常都是她跟随一同拍摄,所以和江青比较熟悉,而且常听江青夸奖她人不错,摄影技术不错。在一般人眼里还以为她是江青的“红人”呢,再说也是江青派她到文艺组管新闻电影的。可一转眼怎又说她是反革命呢?舒世俊哪有那么大的胆敢整江青的黑材料,除非是毛泽东委托她这样做,不然,谁敢动江青一根头发?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两位军代表当场没有表态,含含糊糊先来个缓兵之计:“我们了解了解情况……”江青一听,立刻将两只凤眼立了起来:“一定要抓!她整我的材料,这是反革命行为。你不要怕,抓错了有我顶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