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斗会结束了,李莎同李立三一同回家,她的情绪很坏,一句话也不说。李立三却风趣地对她说:“还不高兴呢,你竟能够同华北局书记同台被斗,提拔得真快呀!”
幽默的话把李莎逗笑了,然而,李立三也看见妻子的眼眶里滚动着泪花。
连续的批斗使李立三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破坏,他咳嗽、气喘、心力衰竭、失眠,体重急剧下降。他曾提出到医院看病,待治好病后再接受批斗。可造反派不允许,不管你有病没病,照批不误,使得李立三的身体每况愈下。
6月20日,李莎再次被带到华北局机关,仍然同李立三站在一起接受批斗。会议之后,造反派破例用车送李立三和李莎。李立三有气无力地偎在李莎身上,小声问:“你是什么时候被带出来的?中午吃饭没有?”
李莎眼泪夺眶而出,默默地点点头。李立三握住李莎的手,她的手在哆嗦。
汽车飞快地驶过中南海北门,驶过北京图书馆,离李莎的家越来越近。汽车停住了,一个造反派对李莎说:“你下来,快一点!”
李莎问:“为什么让我单独下来?要不我就同立三一起下!”
造反派恶狠狠地吼道:“少废话!让你下你就下,李立三不能下车!”
李立三微睁双眼,想说点什么却说不出,他太虚弱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千万保重!”李莎握住李立三的手,哽咽着下了车。载着李立三的汽车一溜烟儿开走了,造反派把他秘密关押在三里河一座私设的牢房里。
不堪折磨,李立三吞下了安眠药离开人世。在他死后,李莎也被押上囚车,一关就是八年
6月20日晚,李立三提笔给毛主席写信,他相信毛主席是了解他的,不仅是他们同是从湖南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他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没来得及探望家乡父老亲人,就风风火火地跟着毛泽东到湖南安源考察去了。年仅21岁的李立三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1929年9月,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和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在红四军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古田会议的基础。后来,他因“立三路线”的错误离开领导岗位到了苏联,这15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也早有清白的结论。
6月21日,许多单位联合召开了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由于前一天夜晚的折磨,走进批斗场的李立三显得十分疲倦。他脸色苍白,眼睛深陷,大颗大颗的汗珠子从脸颊上滚落下来。他微睁着眼睛,强打精神向会场上扫一眼,当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李莎也在台上陪斗,嘴唇张了一下,随即又向她点点头。李莎看着他,一阵揪心的痛苦难以压抑,眼泪夺眶而出,她怕他看见,扭过头去,咬着牙根,闭上了眼睛。这次批斗会是这对患难夫妻最后一次无言的痛苦相见。李莎万万没有想到这是她与丈夫的永别。在大会上,造反派们叫喊着质问李立三为什么要“里通外国”,为什么要“反党反社会主义”。李立三振作精神,愤怒地答道:“我绝不是什么里通外国分子,说我反党反社会主义,有什么证据?”回答他的是会场上一阵阵的狂叫和口号声。李立三蔑视这一切,他一句也不再说了,仿佛已经睡着了。
6月22日中午,李立三强撑着身子,拿起笔写了一封绝笔信,信是写给毛主席的。他信中说:“……只有一点,就是我和我的全家绝没有做过任何里通外国的罪行。只有这一点请求中央切实调查和审查并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当看管人员走进牢房时,李立三已含冤离开了这“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尘世。他们把李立三的遗体用“服毒者李明”的牌子送往火葬场。
6月22日下午,几个彪形大汉闯进李莎的家,其中的一个人把逮捕证摔到她面前,厉声说:“你被捕了!”
李莎被押上囚车,直接送进秦城监狱。原来,李莎还不知道,在她被捕的前四个小时,不堪折磨的李立三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没有通知任何亲友,没有开追悼会。
这一切,李莎均蒙在鼓里。她被关进秦城监狱的一个单间时换上了黑色的囚服,看管人员对她说:“从现在起,你没有名字了,只有号,你是77号。”
1975年5月24日,李莎走出秦城监狱的大门,又被遣送到远在山西的运城。
在运城,可看的书报也比秦城监狱多。后来,女儿又给李莎寄来几箱子俄文书,她有了自己的“图书馆”。但是,李莎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李立三,她还不知道丈夫已死,还在盼望着与丈夫团圆。
1978年底,李莎回到了北京,三年半的“流放”结束了,直到这时,她才知道李立三早已不在人世。可是,她已经没有了眼泪,此时的最大希望是丈夫能早日平反,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