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想得到理解的心情——“请理解我吧”(13)

没关系,没关系,会好起来的 作者:(韩)宣晏南


平时经常使用这类语言模式的人要记住,对于你想要拒绝的请求,及早拒绝绝对优于你的模棱两可。并且先扬后抑的方法并不是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而是让沟通更费周折的画蛇添足。

2.语言末尾的表达含混不清

有些人在沟通时语言含混不清,语序错乱无序,话题没有主次之分。这样含混不清的表达无法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他们对自己的需求也没有确切的认识。在对个人看法侃侃而谈的人面前,他们表现得怯懦、卑微,正因如此,阻碍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把握。

说话含混不清,表现出一个人困惑于他人是否能接受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表现很可能成为人际关系的绊脚石。所以先把自己要讲的内容整理好,然后再经口传达出去,最后再静观对方的反应。从这几个环节中总结出经验,从而渐渐让自己的语言更符合逻辑,表达的内容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3.“就那么回事……”

在别人提问的时候,有些人经常用“就那么回事……”作为回答。以前来我这里咨询的人当中就有一位经常使用这句话。记得在我和他交谈的10分钟内,我用“正”字来记录从他口中说出的“就那么回事……”。

结果,当我把记录拿给他看的时候,他自己也十分惊讶。在无意识下频繁地说出这种话,很能说明问题,那便是其无聊乏味的精神状态。虽然他表面上看似若无其事,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绝望的情绪。

语言的表达可以展现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经常使用这类语言,会让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更加消极。所以要认清自己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意识地积极更改,这也是调节生活状态的一种良好手段。

4.“某某人说……”

不论谈论什么样的事情,有些人总是习惯举别人的例子,或者引用他人的话,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将过错推卸给其他的小朋友一样。经常使用这句话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判断和行为基准都依赖于其他人。

因自信的缺乏,当坦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他们担心无法得到接受。无法表达的自身需求,又促使他们借用他人的话作为防御工具。

但是这种语言模式对人际关系并非有利。要想让关系得到进展,首先要将自己的需求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对方进一步了解自己,提高关系的亲密度。如果你总是习惯借别人的话开口,以别人的论调为中心,那么你就有必要对此好好思考一番了。

说清自己的需求才能提高自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