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想得到理解的心情——“请理解我吧”(15)

没关系,没关系,会好起来的 作者:(韩)宣晏南


刚出生的婴儿便可显露出其天生的性格,有些婴儿特别温顺,有些婴儿则表现得挑剔、敏感以及急躁。爱发火的人在幼年时便表现出了这种情绪特征,很小的挫折便会引起他们的恼怒。

2.内心的脆弱

以夸张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强势,以攻击性的姿态对待他人,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人内心脆弱。他们的暴躁源于对自身脆弱的保护,与其甘当弱势群体,他们选择了先发制人。

3.对他人缺乏信赖

这种人由于缺乏安全感,对方能否忍受他们的暴躁脾气成为他们与别人之间建立牢固关系的前提,如果他们发脾气的时候对方依然能够接受,那么他们便会卸下防备的外衣,慢慢抚平自己易怒的情绪。

4.环境的影响

成长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对暴躁的脾气自然是陌生的;而成长在一个暴力的家庭当中,则极易使人性格暴躁。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爱发脾气的人长期接触,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没发泄完的旧怨

因之前的愤怒没有彻底发泄出来,导致这股情绪延续下来。而且,长期积压恼怒的情绪会使人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导致消极处世,对凡事都抱以急躁的态度。

健康的宣泄方式

比起其他的情绪,愤怒这种较为强烈的情绪对于易怒的人而言,很难让他们静下心来去真正地认识和理解。相比之下,学会宣泄情绪的恰当方法,则显得更为实际些。

那么,为了“适当地”、“良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回想发火的理由,给自己消气的时间

易怒的人经常会说自己直言快语,没有积怨,所以当天吵完架,第二天就忘了。虽然他们说自己生气的时候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他们易怒的表现则证明这番自辩是错误的,这只表明他们心里仍然积累着未完全消解的愤怒。

在装满了水的杯子里,哪怕再加入一滴水也会溢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将自己的内心腾出空间,后续填入的火气也只能难以控制地向外溢出。即便表面上看来似乎消气了,但实际上不易消解的愤怒仍顽固地蛰居于我们的内心。

所以,当你的脾气爆发时,不要以为通过一次争吵就可让这情绪完全释放。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每一次发火的缘由,以及这股火气最后是如何消除的。为了不让杯子里的水溢出,我们要每隔一段时间给心中的杯子腾一下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