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想得到理解的心情——“请理解我吧”(16)

没关系,没关系,会好起来的 作者:(韩)宣晏南


2.对内心怒火的理解

有些人在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只知道责怪别人,有些人甚至会责怪环境,还有些人则是责怪自己。因为事件A而产生了情感C,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但是从事件A到其产生情感C为止,这一过程中介入的是信念B。不论是怒火还是我们感受到的所有感情,都秉承着这样的ABC公式。我们在接受事件A时所产生的信念B,会造成不同的结果C。

3.愤怒背后的脆弱情感

人们外在的行为之下,深藏不为人知的情感因素。对于表面上具有攻击性、态度强硬的人,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为了掩藏内心的脆弱,才会有此番举动呢?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猜测的确没错。所以当看到别人表现出恼怒的情绪时,我们要以冷静的态度去宽容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自己发火的时候也一样,先看看自己愤怒的外在表现下隐藏着何种脆弱的感情。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抑或是某件事而发脾气,而是因为对过去那个软弱的自己而感到羞愧。所以,在大动肝火的时候,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想掩盖自己软弱的一面,于是我们为了不让这种羞耻暴露,故作坚强。

4.给让你愤怒的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在发完脾气后感到后悔的人,通常不会对自己的立场做任何说明。而且他们也不会听别人的意见,这便阻断了从其他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可能,从而导致了更多误会的产生。

如果发现了这样的自己,在每次生气做出“是那个人无视我,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生气”这样的结论前,不妨先保留自己的想法,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对他人的信任越是缺乏,就越容易使人妄自断言,也更容易让双方的关系继续恶化。

发火百弊无利吗

我们感受到的所有情感的产生都有其缘由和道理。愤怒不光有受人否定的一面,也有一些有利之处。

发火可以对侵犯自己、不重视他人权利的情况予以抨击,这是在保护我们自己,所以“适当”地发火也是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谁都可以生气,那很简单。但是对适当的人,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期,以适当的目的,用适当的方式生气,却并不容易。”

每每看到对社会的不公而高举自由大旗的人权主义者,我便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番话感同身受。对自己的愤怒进行适时地运用,并将其升华,这才是对理智人生的一种追求。

Checkpoint:

1.适当地发火也是信任对方的表现;

2.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抑或是某件事而发脾气,而是因为对过去那个软弱的自己而感到羞愧;

3.对自己的愤怒进行适时的活用,并且将其升华,这才是对理智人生的一种追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