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信“唠叨”的力量(7)

气场攻心术 作者:王晶


在这里,周老师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小张就采用了由优点说到缺点,由副题引入主题,由关心询问到互相探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才接触实质性问题的方法。由于周老师对症下药,方法得当,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终于取得了说服的成功。

查字典,苦口婆心是这样解释的:苦口指反复规劝,婆心指仁慈的心肠。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经历。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回顾一生,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苦口婆心,结果是四处碰壁,穷困潦倒。

孔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说服别人时,我们一定要耐心。遇到不能说服别人,反而被别人抢白一顿的时候,不要生别人的气,更不能生自己的气,也不要泄气。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今天解释清楚一个细节,明天说明一个要点,日积月累,相信再固执的人也会被说服。

◎反复赞美,让对方在被恭维中“慢性中毒”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语言有“沉睡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在接受某一条信息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里面只留下信息的内容,围绕这一信息的其他信息就会逐渐淡薄。而人脑会对信息进行过滤,人往往记住的是那些自己爱听的,而且人的潜意识会按自己的逻辑把信息合理化。这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心理学家认为,利用语言心理学的“沉睡效应”,就是夸了又夸,反复赞美。

比如,男孩子小M突然对相识不久的女孩小D表白:“我很喜欢你,你太漂亮了…… ”小D的反应会怎样?很多女孩子会像小D一样十分局促——“他会不会对任何人都说这样的话?”“这么快就说这样的话,太轻浮了!”“这话说得太假了,一点都不可信!”小D的反应很正常,但她会一直这样坚持自己的立场吗?不一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信度低”会被遗忘——“谁说的”、“怎么说的”、“在哪里说的”等因素都会被遗忘,留在小D记忆里的是“我喜欢你”、“你太漂亮了”等这些核心词语。这些记忆会带来单纯的喜悦和愉快。当小D再一次被男友小M赞美并表白时,她想到的不是“这个人说的话还是不可靠”,而是“上次夸得我美滋滋的人就是他啊!”这样一来,小M给小D的好印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人在受到情绪影响,尤其是受强烈情绪影响的时候,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注意。正因为如此,人们所注意的范围就会变得狭窄。从而,人们可能会对感兴趣的一些细节记得非常清楚,而另一些同样比较重要的细节就会完全忽略。因此,在赞美人时,不要怕落个“唠叨、啰唆、虚假”的印象,找到合适的机会,就痛快地一遍又一遍地赞美对方,你会发现人们可能会因此而喜欢你,而你自己也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