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莱叶的挑战(4)

德莱叶的电影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


《中国姑娘》在上映后多受抨击,大抵是导演“自我沉溺”云云。为此,约翰·西蒙提及片中一个晦涩的瞬间来反击评论,那是一个断裂的片刻,带来破坏感并猝不及防地插入作者的议论:“那些不诚实的评论家分明是迷惑的,但非要显出自己看懂了一切,自以为是地妄加评断。”[1] 我能理解西蒙的这番牢骚。作为评论家,总会面对让自己手足无措的电影和导演,比如布列松、小津、塔蒂。评论家先入为主地觉得,审美该是个万般顺遂的过程,而难以接受,以坦承困惑作为欣赏的起点。因欠缺说出“我不明白”的勇气,评论家们习惯了用行内的隐语或更费解的词,修饰定义艺术作品中的出格之举,以至于始终无法如实、确切、详尽地描述他们的困惑与造成困惑的源头。本书试图以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的态度[2] 直面德莱叶给传统电影美学带来的挑战,剥除象征主义的神秘色彩。

以文艺理论分析电影作品看似古怪,然则,批判主义风格的俄罗斯形式主义,始于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风的探索,置文学研究于科学基础之上,这一方法论日后被视作普遍适用的美学原则。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艺术本质上是被感知的,而这感知中有习惯的接受,亦有陌生的阻碍。我们可以从内容上理解一部作品—一幅油画,一支奏鸣曲,一部电影,这“内容”涵盖了作品的历史与背景。  

--------------------------------------------

[1] John Simon: Bull in the China Shop ,原文刊载于Film Heritage 第3期,第40~41页。

[2] 确切地说,我的写作受到Victor Shklovsky, Boris Eichenbaum和Yuri Tynianov等人的启发,以上几人的作品主要收录于:Lee T. Lemon和Marion J. Reis编辑的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Four Essays, Ladislav Matejka和Krystyna Pomorska编辑的Readings in Russian Poetics, Twentieth Century Studies 第7、8期关于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专刊,Tzvetan Todorov编辑的Theorie de la litterature 。此外我还参考了Victor Erlich的Russian Formalism ,Boris Eichenbaum的The Young Tolstoi , Mikhail Bakhtin的Problems of Destoevsky’s Poetics,Tzvetan Todorov的La poetique 和Poetique de la prose ,Rolande Barthes的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刊载于New Literary History 1975年冬季号,第237~272页)和Analyse textuelle d’un conte d’Edgar Poe (收录于Claude Chabrol编辑的Semiotique narrative et textuelle,第29~54页),Gerard Genette的Figures III 。在电影理论方面,Andre Bazin, Sergei Eisenstein和Noel Burch等人的著作给了我很大启发,尤其是后者的Theory of Film Practice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