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思想工作(24)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后来我的腿好些了,准备去考博士。当时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还是伦理学专业。我考博的那一年正赶上考博热,去考的时候还是很有压力的。另外一个压力是,当时我还坐着轮椅,走路要拄双拐。只是还没有被鉴定为残疾人。当时,我对如果被认定为残疾人,还能不能去参加考试是没有把握的。怎么办呢?特别害怕因为是残疾人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我并不想能给我优惠一点分数啊什么的,就希望如果是残疾人也能有参加考试的权利。当然也许本来就有这样的政策,我不知道。

2010年9月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袁贵仁部长说,如果残疾人能变得幸福了,我们这个社会就真的是很好了。我当时听了,真的特别想掉眼泪,因为我想起了自己考博时的顾虑。考博的时候,我到得很早,硬是扔了双拐,忍着痛走进了考场。记得当时有一个同学见到我还说,你怎么走路好像跟别人有点不太一样。我心想,确实跟别人不一样,因为我是在疼痛中行走。

读博士期间,我非常有幸得到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的支持和指导,也有幸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学方面的专家的指导,使得我能够从事国际政治伦理的研究。那么,国际政治伦理这个选题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在全国妇联国际部工作时,经常接触到两个研究方向,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全国妇联国际部的工作是国家外交活动的一个补充,所以我们经常参加外事活动,为此读了一些国际政治方面的书。还有当时参与管理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一些国际经济援助是和国际政治有关的,包括我们做过的“妇女参与发展”的项目,还有加拿大使馆基金项目。

当时咱们国家还没有人做国际政治伦理方面的研究,我觉得这是个比较好的研究方向。另外,当时也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女性主义的作品。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女性主义,这也是和全国妇联的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个方向。后来我还是倾向于做国际政治伦理研究,因为我就觉得,弱势群体或是边缘群体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到主流社会里来解决,而在主流社会中男性处于强势地位。

比如我觉得女性主义方面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到男性的世界里来解决,不如干脆到男性世界里来杀出一条血路吧!而且我认为中国正慢慢地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而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应该与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有所不同,最主要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伦理特色,因此,我觉得国际政治伦理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有意义。但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做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它需要国际政治和伦理学这两个专业并驾齐驱,而且两个方面都要比较强才能把这两种体系综合起来。这个时候,我开始走向马克思。

那么,是什么时候我开始有了共产主义信仰呢?就是在从事国际政治伦理研究的时候。关于国际政治研究的理论书特别多,流派也特别多,不同的观点就更多。这么庞大杂乱的一个领域,你要来分析它,就需要一个理论体系。理论体系起什么作用呢?就是给你建立一个推理的前提。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呢?首先它要有一个前提体系,这些前提之间没有矛盾。完全靠自己弄出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来是不现实的。那么,这就需要去选择一种哲学理论体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