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5)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在国家这个共同体里,能够促进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就是国家赞许的价值观。你在一个单位,这个单位也有一个价值观体系,而判断这个单位的价值观体系的好坏还是看它是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清华人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清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清华人要么比别的人更幸福,因为你们更有条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要么比别的人更痛苦,因为如果你们不作出与自己条件相对应的贡献,你们得承受更大的非议。

我们看过一个倒霉熊爬山的视频。小熊在爬的过程中不怕挫折,也不怕失败,最后终于爬到了山顶,结果山倒了。小熊爬山的本事是很厉害的,而且也具有勇往直前的品质,但是它爬错了山,爬上山本来是想享受幸福的,但最后山没有了。马克思爬的那座山,叫人类的幸福,人类在他就在。那是一座常青的山,所以说我们首先要选对山才去爬。下面我们就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立志和怎样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的。

第三节  马克思的人民情结

一  为什么他会钟爱自由和平等?

首先来说马克思。上中学之前的马克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马克思曾经是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崇拜者,这和他出生的地方有关系。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特里尔市,这个地方曾经被法国占领过。虽然法国人撤走了,但法国在这个地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对法国资本主义很向往。如果马克思不是出生在这个地方,他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就不会有这么大。他的父亲特别崇拜法国文化和法国的资本主义,马克思作为这个家庭的长子,他父亲非常喜欢他,他小的时候也非常认同他的父亲。

二  为什么他会同情人民?

人一般会向他认同的人学习。比如我们在家里,受爸爸的影响大、还是受妈妈的影响大呢?主要是看我们更认同爸爸还是更认同妈妈。如果我们认同妈妈多一些,那么妈妈的价值观就对我们的影响大一些。反之亦然。咱们的价值观的第一个版本,通常是你的爸爸或你的妈妈留给你的。马克思是犹太人,出自一个犹太的律师家族。在德国,犹太人是受歧视的。   

犹太人在德国的遭际是马克思后来同情劳动人民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马克思家属于市民阶层,这在德国也是受歧视的。马克思家虽然不穷,但当时那个地方占统治地位的是容克地主。他们是有特权和有社会地位的。马克思家属于市民阶层,没有社会地位,而且还存在着市民阶层和容克地主之间的冲突。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同情弱者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为犹太人被歧视;另一个是作为市民阶层被歧视。

马克思最初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推崇的价值系统的第一个版本是法国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他是怎么慢慢地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呢?马克思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的坚定支持者,一直到后来这个价值观也没有变,只是后来他认识到了资本主义是无法真正地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因此需要由共产主义社会来取而代之。

有一个人对马克思的影响甚至超过他的父亲,就是他未来的妻子燕妮的父亲,他未来的岳父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是当地的一个行政长官。他们家属于贵族。马克思和燕妮是青梅竹马,父母都是认识的。马克思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他未来的岳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