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6)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他未来的岳父有什么特点呢?一般的贵族对平民是非常鄙视的。可他未来的岳父家原本也是平民,后来是因为他的长辈有战功才成为贵族。因为有着平民情结使得这个人跟其他的行政长官不太一样。他不只在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层面上看问题,而且已经对社会主义非常感兴趣了。马克思从他未来的岳父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当时接触到的是圣西门的思想。

可当时马克思觉得社会主义虽然好,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不过帮助他转变了看问题的视角,使他同情人民,这为他成为伟人打下了基础。我觉得康德在智能上、思想体系的严谨上与马克思是不相上下的,但康德为什么没有成为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呢?因为康德没有能超越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现在回过头去想一下,咱们看过的那些图片,咱们国家的那些弱势群体,有小孩子在捡剩饭吃、有老人躺在马路上。

在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会想什么呢?不同的人看到他们,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同情他们,有的人则会很麻木,有的人则觉得他们很脏离他们远远的,希望永远不要跟他们来往。马克思当时看到这样的人的时候,是充满了同情的。马克思在上课的路上会路过贫民窟,每次路过都会看到一些贫苦的人们。他就在想,怎么才能够让这些人获得幸福呢?一个人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才有可能成为伟人。马克思的这种同情人民的立场,使他走上了成为伟人的第一步。

三  怎么他会有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志向?

再一个对马克思影响比较大的人是他就读的中学校长。马克思非常聪明,他的各门功课都非常优秀,正因为他有非凡的智能,他父亲才对他寄予厚望。他父亲觉得马克思以后一定能继承他们家的传统,而且马克思他们家之前只出过大律师,还没有出过大法学家。他父亲觉得马克思很有天赋,所以不仅期望马克思能成为一位大律师,还期望马克思成为一位大法学家。

如果没有这个期望,马克思可能走不到哲学这条路上来。马克思的第一爱好并不是哲学,而是法学。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法学家。他的中学校长是有点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孔子味道的人物,是一个鼓励学生们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校长。因为有这样一个校长的鼓励,另外还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在他就读的那个中学,这就形成了一个氛围,使马克思有可能去追求一种很大的抱负,而不会被嘲笑。

我们可以想想,如果你在中学的时候,校长鼓励你们去开宝马车、穿名牌衣服,全校的风气都是这种样子,作为一个学生,你说你将来要为人类的幸福去奋斗,那你肯定得到的是嘲笑而不是鼓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