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21)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第八节  哲学的特殊学习方法

一  从简单到复杂的论证方法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从最简单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范畴出发,然后一步步把认识与实践、真理和价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自由竞争和垄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概念引出,通过定义内涵和说明外延,通过不断地判断和推理在概念和概念之间推移,最后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概念体系网。当我们的脑袋里概念明确、判断清晰、推理合理时,头脑中的各种信息就会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理论家只有拥有这样的概念体系,他才具有了分析工具。这是理论家与实际工作者的区别。一个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老师,只有有了这样的概念体系,才能把它讲懂。

二  在坐标系中解决现实问题

有了概念体系,我们就有了坐标系;有了坐标系,我们才能确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我们把现实问题都放到概念体系中,就很好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同学问我问题的时候,我说我们会在课堂上在逻辑推演中讲,而脱离大坐标系是讲不清楚的。以后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一次课可以解决30到40个“天大”的问题,这就是坐标系的功能。

比方说,马克思讲资本家是在剥削,我们同学就会产生困惑了,因为好多同学以后立志要去创业的,要去当民营企业家。那如果我们说民营企业家是在剥削工人,你又不想做剥削者,那该怎么办?还有,中国是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但唯物辩证法把宗教存在的理由全部去掉了,那么我们有宗教信仰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我们怎么来看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呢?在我们的逻辑推演的大线索中,我们每往前跨越一步,都能解决好多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不仅是来自知识领域的,还有来自我们当下的处境或来自我们的心理上的。我们将把所有这些问题都放到一个逻辑框架和坐标系中去解决。如果缺乏坐标系,任何问题都是一个浮动的点,结果是公婆说的都各有自己的道理。

我们平时争论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也还是不能说服对方,就是因为我们不在坐标系中谈问题。所以,对经常需要沟通的团体,一个好的领导需要先花时间把一套概念体系安装在大家的头脑中,这样沟通起来就省力了。目前国家要在大家的头脑中先安装马克思主义的体系,这样领导们要与大家沟通,就不容易发生误解。过去,中国的各个学派讨论问题是不会互相邀请的。如果儒家开会,邀请了道家或佛家的人来,他们在一起只能打架,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坐标系。现在我们的学术讨论会无法深入下去,就是大家安装的坐标系不一样,很多坐标系是不兼容的,所以大家在一起只能吵架或变成聊天的联欢会。安装了同样的坐标系的人比较容易互相认同,解决思想问题也就比较容易。如果同学们谈恋爱时两个人总吵架,那就是坐标系不兼容的表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