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益(14)

寂静之道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在煕日森佛学院学习的时候,靠给道友们打水、劈柴维持生活。看到这个孤儿学校的孩子,我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所以恳求在这里发心的人员继续留下来照顾这些孩子,这不会耽误你们的修行,反而对你们世间和出世间都有很大的利益。事实上,如果你没有生起菩提心,即使到山洞里闭关,也没有在这里帮助这些孤儿的功德大。

希望人们安居乐业,免受衣食匮乏之苦;享受平等、关爱,免受歧视、孤独之苦,这种爱心很好,但不究竟。衣食资具会用尽,内心的感受会变化,很难面面俱到,保证长久的幸福。要尽量教人们取舍因果的道理,因为要实现长远的幸福安乐,只能依靠自身内心和行为的改变。

医生是很好的职业,能够帮助他人祛除病苦。如果一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是佛教徒,那么他不仅可以治疗患者身体的疾病,还可以治疗他们心里的病苦。

做医生的一定要有慈悲心、平等心,无论患者年老年少、贫穷富贵,都要一视同仁,用心治疗、尽心呵护。为人祛除病苦,特别是照顾危重的病人,功德很大,可以积累非常大的福报。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也曾经示现亲自照顾病人。

佛菩萨会以各种形象救度众生,医生、医药都可能是佛菩萨的化现,治疗过程也是佛菩萨的加持。

爱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少占用资源和社会劳动成果,真诚柔和地待人处世,对他人对社区常怀一份责任感,这些都是报国土恩。

倡导佛教的世界观,维持物种的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净化器、情、续,使娑婆世界显现为清净佛国,是佛教徒的责任。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活在高原上的动物对于维护高原的生态平衡起很大的作用。以前藏地有很多鹿、羚羊等野生动物,现在减少了很多,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也开始了保护工作。如果继续破坏生态的话,将来再怎样后悔可能也无法补救,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伤害高原上的动物。

地震、海啸、战乱、干旱……听到这些,你的心是不是很痛?频频发生的灾难,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忧患,也更深刻地领悟到出离心和慈悲心的含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