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出科幻大片(1)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 作者:白海军


首先,我们先做一件简单的事:用谷歌、百度、搜搜、搜狗或随便什么你钟爱的搜索引擎,搜索两个关键词:“美国科幻电影”和“中国科幻电影”,看看结果如何。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中美双方最主要的争执点之一就是电影市场,中国只同意每年进口10部电影。在201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比10年前激增了64%,达到15亿美元。后来中国将每年进口10部电影提高为20部,即便是每年这20部电影,已经把中国的本土电影弄得狼狈不堪,国内电影只好利用种种“本土优势”,比如政策保护、组织集体观看、强制限制好莱坞电影在某个时间段放映等,使国产电影得到可观的票房收入。即便如此,进口的好莱坞大片则差不多都能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继《功夫熊猫》之后,2011年《功夫熊猫2》再度登陆,它成为首个在中国赚得1亿元的动画片。电影《阿凡达》自2010年在中国上映至今,已经赚了2亿美元,近13亿元;另外还有《加勒比海盗4》等。可以说,就是每年这20部进口电影,已经夺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可观份额。

《盗梦空间》的拍摄公司是美国传奇娱乐公司,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托尔在2011年6月9日宣布,将成立独立娱乐公司传奇东方,总部设在香港,然后从2013年开始,每年制作一两部面向全球观众的大片。实际上,另设“传奇东方”,总部设在香港,这标志着传奇娱乐正式进军中国。托尔早就明确地说过,仅仅在影片中增添中国元素还不够,言外之意就是要立足亚洲本土,进军中国。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中国应该在2011年3月19日前对美进一步开放娱乐产品市场,传奇娱乐已经做好准备。

传奇娱乐的确是一个传奇,其由托马斯·托尔创立于2004年,仅仅数年间就拍摄了《黑暗骑士》、《超人归来》、《斯巴达三百勇士》、《宿醉》、《宿醉2》、《盗梦空间》等众多大片,累计票房达到45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中国打开电影市场的大门,传奇娱乐必将大赚特赚。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就拍不出像样的科幻大片呢?

因为我们目前表现得非常急功近利,少有长远考虑。比如《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经过了长达六七年的准备,在电影制作前期,无论是市场调研还是剧本创作,都是经过了充分准备,因此电影中能把中国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中国皮影戏、水墨画、四川小吃、中国山水、古镇文化等,就连《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的台词都包含“欲速则不达”、“海纳百川”、“见机行事”等中国格言,何以如此?那不是随便从报纸、电视中找到些中国信息就行的,而是深入中国几十年研究的结果。相反,中国与美国贸易额庞大,与美国的交流也相当频繁,为什么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能在美国博得欢呼和喝彩呢?因为那些公司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根本不去了解美国市场。反观中国电影制作,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期,也根本就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