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出科幻大片(3)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 作者:白海军


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呢?更别说能在全球赢得高额票房收入的科幻大片了。我们既有功夫,也有熊猫,可是美国人拍摄的两部《功夫熊猫》却在中国大赚特赚,这让许多国内的电影人汗颜。

每当说及中国的科幻片,那些电影人总会拿出各种理由,堂而皇之地搪塞,实际上他们的理由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的。

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拍电影,最主要的就是钱和技术。于是他们就说差钱或者差技术。其实,这根本不是原因所在。先说钱,的确,国外大片投资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但是,国内真正有市场预期的电影通常是“不差钱”的,数亿元的投资也不少见,虽然一亿元人民币与一亿元美元比价相差数倍,但就购买力而言,一亿元与一亿元美元相差不大。另外,如果有很好的市场预期,投资者并不缺乏,只要能赚钱,投资者会蜂拥而至——几十亿的地产项目尚且“不差钱”,几十亿的电影项目难道会缺钱?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电影人难以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

再说技术,主要就是特效技术,如果说最新特效技术被好莱坞掌握,那么《侏罗纪公园》的特效技术已经不算什么,为什么我们还拍不出《侏罗纪公园》这种水准的科幻片?

说我们没那技术,纯属遮羞布。《星球大战》如果放在今天,早被影迷们嘲讽得狼狈逃窜了,因为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技术,但是,我们直到现在仍然拍不出这样的片子,没钱?没技术?你以为影迷都不会思考吗?

就全世界来说,目前,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影能比肩美国好莱坞电影,出产那么多轰动全球的科幻大片。即使有法国的《第五元素》,印度的《机器人之恋》。

就算是历史片,我们的大片同样拿不出手。美国人不是不会拍历史片,《兵临城下》、《泰坦尼克》、《珍珠港》这些都是历史题材的,尤其是二战时期的电影,拍了很多,中国抗战题材的片子多得数不清,却没有一部能走出国界,这又说明了什么?平心而论,我们的电影不是没有流行元素,武打设计就是其一,但我们只能拍《少林寺》、《黄飞鸿》、《方世玉》,而美国人把这个受全世界欢迎的中国元素揉进了《黑客帝国》(武打设计请的是香港人),于是,武打、科幻、令人迷惑的计算机未来成就了令人艳羡的票房——如果让中国那些所谓大腕电影人拍《黑客帝国》,还不知道会拍成什么样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