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得不说的官本位(3)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 作者:白海军


因此,汉惠帝奉行“复弛商贾之律”,汉文帝、汉景帝时候实行“网疏而民富”的政策,所以,文景之治的时候诞生了一大批富豪,卓文君的父亲就是一个“四川矿业集团的董事长”,手下雇佣着数千“打工仔”,所以司马相如千方百计讨好卓文君。另外,文景之治期间还产生了一个中产阶级,整个汉王朝虽然没有形成今天美国那种“纺锤型”社会,但也形成了优良的“子弹头型”社会。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非常繁荣的商业局面,《汉书》说当时有很多行业都相当繁荣,“佗杂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也。”这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很多行业的利润率都在20%,想想看,如果行业的利润能达到20%的利润率,那文景之治时商业的繁荣与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繁荣还有什么区别?“以获利为目的的交易行为”已经成了社会的普遍行为,也就是说,文景之治时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商业社会,而且规模巨大,大宗商品交易在这时也已经屡见不鲜,如卓文君之父的“矿业企业集团”,数千“工人”的一个大型“企业”,这在四川还不是唯一的,像卓家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不少,在全国就更多了,这时的商品交易规模可以用庞大来形容。另外,当时各分封地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权利,那就是货币发行权。当时,发达的商业需要大量的流通货币,文景期间的经济政策规定,只要各封地发行的货币成色达到法定程度就可以进入市场流通。而且,政府并不是货币发行的唯一单位,一些有资质的大商业企业也可以自行发行货币,也就是说,这时已经有了早期金融企业。因此可以说,如果文景之治得以继续,并稳定地持续一段时间,汉朝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王朝——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臆测,汉初这70年的经济自由程度在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连后人啧啧赞叹的宋、唐、明也没有这样发达的商业,因为后世的宋、唐、明都再也没有实行过真正的“清静无为”,黄老之道再也没有成为国家政策,因此,从根本上就不存在真正的自由经济环境。

然而,从刘邦到汉景帝几代人养的鱼被汉武帝一网打尽,为了实现他的鸿鹄之志来了个涸泽而渔,自由经济时代宣告结束,从此中国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官本道路。

汉武帝的大转弯使得政府从亚当·斯密所说的“守夜人”角色变成了贪婪的“大管家”,甚至直接变成了“打劫者”,原本和谐一体的官民社会变成了对立的官民矛盾,这就为中国定下了一个基调。

在汉武帝登基初期,窦太后还健在,因而汉武帝手里没多少实权,黄老哲学这时还是国策,但窦太后一死,汉武帝掌握了一切权力,他也就可以实现他的鸿鹄之志,那就是彻底击败屡屡进犯的匈奴。就当皇帝来说,汉武帝不但尽职尽责,而且还有开疆拓土、征服来犯之敌的大志,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严重偏科,就是“武功”很好,“文治”很差,说得直白些,这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只知道向外征服,不但不知道内部需要安定自由的环境,而且还大肆破坏,一切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个人意志取代国家政策,结果,之前汉王朝70年的成绩毁于一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