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幸福禅 作者:释永信


显明

佛经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拔苦予乐,就是慈悲。如果分类来讲,慈悲的行为是佛陀的思想,喜舍的行为是菩萨的思想。菩萨是舍己为人,喜欢帮助别人,不顾自己,完全度众生。所以,弘法者是续佛慧命,度众生是叫他种福田。“无缘大慈,平等大悲”,佛教讲的无缘大慈是一律平等,并不是你跟我有缘,我就给快乐,跟我无缘就给你痛苦。

人所求的,不外乎是现世或来生的快乐,或究竟解脱的快乐。求现世快乐的,一般都会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求来生快乐的,就寄望阿弥陀佛;求究竟解脱的快乐就是成佛、作祖,或作罗汉,出三界。

现在大家都有钱,有钱了就要争,都没想到过去艰难困苦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我们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希望大家不争,希望大家忘我,希望大家看透一点,这样不管是家庭、社会、国家都会很富强。目前虽然正吹着一阵歪风,只要大家站稳了脚步,应该是前途光明的,这是修慈悲后的第一个阶段——扎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