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明确自我的定位(2)

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作者:周树然


心理学上的自我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①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②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③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做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自我的作用远远不仅是防御性的,其表现的游戏、言语、思想和行动等都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量的适应性。

佛学上的自我,又名我执,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或者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者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一个刚步入社会的人阅历很短浅,所以感染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机会也很少;一个饱经世事阅历很广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智谋也随着加深。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圆滑,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自我是人类对自己的定义:我是什么,我要成为什么。自我被认为是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