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进退”(8)

国有经济布局 作者:陈鸿


再次,国有经济是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维护国家安全、克服“市场失灵”、挽救“私人失败”的宏观调控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用。

创建国有企业,发展国有经济,有利于应对国家危机和紧急事态。国家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工业、支柱产业收归国有,或直接创建国有企业,能够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抚平战争创伤,恢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这是紧急、特殊状态下的战略举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煤炭、钢铁、能源工业损失惨重,铁路几乎全部瘫痪。为了迅速恢复和重建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基础设施产业和基础工业,解决大量失业问题,英法政府均及时将铁路、电力、钢铁和煤炭工业收归国有。当然,为了援助欧洲战后重建,1948年美国国会批准的价值133亿美元的马歇尔计划,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法意德等国的国有化进程。

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国有经济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国有经济控制的优先序列依次是:军事工业,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广播电视,属于大众传媒部门,或“心理国防”部门;钢铁、冶金工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与军工生产关系密切;铁路、港口、运河,属于重要的运输设施,直接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二是替代“私人失败”。电力、电信、自来水、管道燃气、铁路等基础设施产业是保证社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共同物质条件,具有投资规模大、沉淀性强、回收期长等特点,私人部门一般无力投资或不愿投资,在战后或经济萧条期间尤其如此。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国家未来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方向,需要投入巨额的基础研究费用,风险大,回收慢,也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完全依靠私人资本投资滚动发展,产业成长慢,不利于迅速提高国家竞争力,政府往往将这些部门收归国有或者直接创建国有企业,以弥补私人资本投资的不足。三是克服“市场失灵”。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邮政、广播、电视、电力、电信、铁路、自来水、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产业被公认为自然垄断行业,需要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服务。为克服自然垄断和正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政府通常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采取民间生产模式发展,美国实行了私人生产、政府进行外部管制模式;另一种是采取公共生产模式发展,欧洲各国尤其是英法意德等国,选择了公共生产模式,即由政府创建国有企业进行垄断经营,保证公共服务产品的可靠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繁荣国民经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