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1)

不要用爱控制我 作者:(美)帕萃丝·埃文斯


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我们已经知道,习惯性反对别人的行为,经常发生于逆向情境中。大多数控制欲太强的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所采取的强制性行为,都是为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这种需求很可能违背他们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于受到误导,他们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满足需求,其实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需求是什么。结果当然是破坏性行为,无法实现所谓的需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无视别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结果却不好

虽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确地对待别人,并希望别人也如此对待自己。可多数情况下,他们良好的目的总是没法实现,因此付出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

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儿”: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地同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花园里的一棵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这件事情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园了。

但米勒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样,做事的目的很好,就是不考虑别人,这样仍然会事与愿违。这个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