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中文版读者01

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 作者:叶维丽


  

致中文版读者

这本书终于和国内读者见面了,我心中的欣喜自不待言。在这里,我愿向译者周子平先生、编辑艾英女士、丛书主编叶隽先生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表达深深的谢意。借此机会,我也想和读者们说说话。

我是80年代初出国留学的。如果从“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说起来,我可以算做留学前辈了。眼下又出现了一波中国人出国留学的高潮。这新一代,还没出去,就已经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并不陌生了。

我们那时不同。国门乍开,一切都是生疏、异样的。我们没有“前辈”。留过洋的人都回来好几十年了,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风吹雨打,整体上凋零破碎,不成样子,在“文革”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戴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甚至“美国特务”的帽子。我们对他们非常陌生。出国之前,我们无所依凭和参照。

当我们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和美国社会有了方方面面的接触,经受着猛烈或是微妙的文化冲击,在各方面发生着显著或不为人注意的变化时,我想到了我们的前辈——早期来美的中国留学生们:他们的经历是怎样的?他们的感受如何?

这些问题就是本书初始的种子。

今天在国内,已有多部留学史方面的著作。我以为我做的角度和国内的学者们有所不同。我选择这个题目,和个人留学经历有关,也和在美国学历史的过程中,对社会史、生活史和文化史产生的兴趣有关。

这样来写留学生史,就不仅仅是教育史或中美文化关系史,更要写出在两种文化交汇冲撞中蜕变出来的“现代”中国人:他们是组织留学生社团,与国内宪政运动相呼应,有意在异国接受“民主训练”的人;他们是中国人中第一代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在科举制度废除后重新定位知识阶层与国家关系的人;他们是不得不在美国社会面对种族歧视,夹在“上等阶级”和“下等种族”之间的尴尬人——在对“唐人街”的态度和与华工的关系上,这一尴尬的身份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在婚姻与爱情问题上,他们是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人;在课余生活中,他们是趋“动”的人,热衷于传统士大夫所不屑的体育和戏剧活动,等等。他们中的女性,则须面对与她们的性别有关的种种独特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

写作此书是一个重新发现曾经被遮蔽的历史的过程。当我在康奈尔大学档案馆翻阅久已无人问津、纸张已经发黄的中国留学生出版物时,当我读到一位留学生讲述他初到美国时无法吞咽半生的大块牛排而想念中国的炒肉丝时,当我采访一位年过九旬的留学老人,看到他在回忆往事时昏花的老眼突然发光时,“历史”变得具体、个人化,甚至是可以感受的了。我和留学前辈们相通了。

将此书捧到读者面前时,我想告诉大家,在1900—1927年间为数众多的留美学人中,有两个群体曾引起我的注意但在写书时并未特别点明:一个是1910年前后赴美、以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心的一些人,包括胡适、赵元任、任鸿隽、杨杏佛、竺可桢、胡明复、胡刚复、梅光迪等;另一个是1922年前后赴美、以清华学校毕业生为主的团体,包括闻一多、罗隆基、潘光旦、吴文藻、梁实秋、吴泽霖、吴景超、顾毓琇等。这两个群体,像满天星斗的夜空中两个耀眼的星团。他们分别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科学)和其后的文化教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一些人成为自由和宪政的积极鼓吹者。今天,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在眼前过了如此之多的精彩人物之后,最令我心仪的,是1922年赴美的潘光旦。是他发表在留学生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令我赞叹,一下子坐直了腰板。文中批评了留学生中的一些现象。留学生们写文章做“自我批评”的不算少,就数这一篇最尖锐和独到。

从此我对潘光旦格外留意,始知在留美学人中,如果要论既通中外,又通古今,更通“文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的,潘光旦应算第一人。这绝不简单。胡适因为不耐烦给苹果分类,早早就弃农学文了。

潘光旦只有一条腿,却是20世纪中国难得的“三通”之人。这样的人,在今日之中国,还有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