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奇的观察者02

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 作者:叶维丽


  

要女人来取悦自己、又希望她能成为真正伴侣(companionship)的男人。做伴侣意味着男女关系的深刻改变,而这会令一些中国男性不安。在对中美两国女子反复比较之后,张总结道:“我认为美国女子是现代进化的产物,而她们的中国姐妹是四千年美德的积淀。前者的漂亮和健康使之成为愉悦的伴侣,后者的耐心与可靠使之成为忠实的妻子。”[1]

留学生的另一个关心热点是美国婚姻习俗,这方面的评论同样显示出他们的矛盾心理。20世纪头几十年,美国的家庭和婚姻正处在动荡变化中,这表现在离婚率的上升和受过教育的女性推迟结婚或终身不嫁。

美国的情形为马寅初和张承酉提供了思考中国婚姻制度的参照。马寅初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20世纪50年代曾任北京大学校长。[2]时为哥大学生的马寅初指出,在中国,婚姻的当事人不能参与伴侣的选择,这让婚姻像一场赌博,往往导致婚后夫妻间缺乏感情。但同时他不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自由恋爱。他问道,在美国有多少声称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最后以离婚告终?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各自会出现的问题、把婚姻当做稳定社会的基础,父母和年轻人应当一道参与婚姻伴侣的选择。[3]

张承酉对美国的情形有更多的正面评价,但他也有在中美习俗之间寻找中间路线的倾向。[4]他说中国父母在为子女作决定时常有个人利益算计,从而导致大多数婚姻的不幸福。如果年轻人在结婚之前有机会彼此了解,结婚后就更可能相依为伴。他很赞赏美国年轻人的独立精神,他们通常有了经济能力之后才建立家庭,婚后很少和父母住在一起。相反,中国人却愿意待在大家庭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婚后继续依赖父母也不觉得羞耻。他还注意到,美国人能够接受女子再婚,这比中国强迫寡妇保持贞洁更为开明和人道。他举美国总统威尔逊第二任妻子是寡妇为例,赞扬美国公众的慷慨接纳。但是事物总有两面。美国夫妻间的小争吵就可能导致离婚,而通过离异寻求经济利益的也不少见。他认为离婚是文明国家“最不文明”的现象,而这一问题已积重难返。过高比例的单身人口也让他感到不安。他认为是妇女享受高等教育造成了如此多的独身女性。他得出结论说,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美国“平等”、“自由”带来的弊病。[5]为了平衡中国的完全缺乏自由和美国的个人主义倾向,他提出中国应当允许两性间的自由交往,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应有发言权,但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此外,一定不能鼓励离婚。

马寅初和张承酉都坚决反对离婚,都认为婚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他们两人还都表示了对感情的不信任,认为它会随着时间变化,不能作为婚姻的唯一根据。他们因此不同意给青年人以完全的自由,以免他们被感情所误导。在他们写文章的1915年左右,离婚尚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不久,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许多年轻人开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们没有爱情的婚约和婚姻,离婚遂成为切实和紧迫的问题。[6]对包办婚姻应当怎么办?与他人为你选择的女子离婚道德吗?在婚姻问题上,究竟什么是道德的?中国青年人包括留美男学生们越来越多地面临这些问题。

挣脱旧枷锁

1904年当16岁的顾维钧动身去美国的时候,他脑子里没想过他是订了婚的人。婚事是父母做的主,为的是报答女方的父亲、一位名医。虽然此时“新式婚姻”已经开始在中国一些沿海城市出现,但流行的做法仍然是父母为子女包办,一般并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订婚是两个家庭联姻的第一步,毁约将损害两家的声誉。

现有的关于1900—1914年间赴美留学男生的资料显示,在他们离开中国时只有三分之一弱的人已成家[7],其余的多半已经订了婚。从现有材料看,订婚年龄随各地风俗和个人境况而有所不同。例如,后来成为



[1]  F. L. Chang, “Innocents Abroad”,载《留美学生月报》1914年2月。

[2]  马寅初因他的人口论在中国广为人知。他的观点在1950年代遭到批判,因此失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3]  马寅初:《译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法教员世多耳先生演说词》,载《留美学生季报》 1914年6月,第84—85页。

[4]  张承酉:《婚姻》,载《留美学生季报》第3期(1916),第117—124页。

[5]  同上。

[6]  如1922年4月《妇女杂志》出版了一期离婚特刊,刊登了关于这一问题意见尖锐对立的文章。

[7]  数字取自清华学校1917年出版、旧金山中国资料中心1978年复印的《留美学生名录》(Who’s Who: 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