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寿只缘餐饭少

不吃饱的生活 作者:顾奎琴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南朝梁时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年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可见,古人很早就发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经常饱食则对人体有害,使人早衰。

国内外医学研究表明: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富贵病”和“现代文明病”。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因为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

在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下“少吃”,可减少疾病,有利健康。吃得过多会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进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可运转正常,人体可及时得到营养供应,从而保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特别是三餐长期饱食会影响大脑的功能。日本专家发现,有30%~40%的早老性痴呆症的病人,在他们青壮年时期都有摄入动物性食物过多和长期饱食的习惯。有关学者证实:长期饱食能诱发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这种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造成血管腔狭窄,促进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导致供血能力减弱,使大脑皮层的血氧量减少,脑神经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退化,使思维能力下降,致使大脑早衰,甚至诱发早老性痴呆症。严重者可导致中风。

经常饱食及平常喜爱吃过甜、过咸、过腻食品的人,因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需要,致使机体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导致脑动脉硬化。长期进食过量,会使人体内的大量血液,包括大脑的血液大部分调集到胃肠道,以供胃肠蠕动和分泌消化液的需要。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脑缺血,使脑细胞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人在饭后感到困倦,长期下去,就会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减弱,使大脑早衰。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交朋友。要么一日三餐狂吃海喝,要么早饭不吃,夜宵毫无节制。这样的饮食方式,使人的胃、肠等消化器官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过饱和吃夜宵,就使得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中,逼迫胃液大量分泌,会破坏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功能降低,引发胃肠疾病。

人过中年,其进食方式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都吃得不多,使胃肠保持在不饥不饱的状态。

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老师总结的秘诀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