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明代九成的商业税进了谁的口袋(6)

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 作者:李连利


这样,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连接起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济水六大水系。自此,京杭大运河被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山东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山东枣庄市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明代的大运河主要用于运粮,也促进了商业活动,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运河的兴衰影响着沿岸城市的命运。例如,淮安在古代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还是文化都曾经非常发达,但随着运河的衰落,淮安也失去了往日的兴盛。

大运河不但对经济非常重要,对国家安全同样非常重要,每年从运河运往北方九边、灾区、国有粮库、市面的粮食就在千万石以上。如永乐十九年(1421年)为354万石,宣德六年(1431年)为549万石,正统元年(1436年)为450万石……上述数字仅仅是稻米的数量,其他粮食,如粟米豆麦等尚未统计。

水路交通的发达,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交通好了,人们就会愿意外出进行商品交换,这样,对于货币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交通的建设又带动了房地产、农业水利设施等的建设,政府为此就要提高货币供应量,然而中国是贫银国,大量的货币就需要借助海外贸易从外部引入。海外贸易引起大量货币的进入进出,不可能不被政府重视。因此,商业税的征收逐渐受到权力阶层的关注。但是,明中央政府的商业税收却在整个税收体系的比重一直不高。明代农业税和盐税几乎占到80%以上,商业税始终没有占据主要地位。明朝中后期的商业兴隆是有目共睹的,按理说商业税的比重应该比较高,但为什么这么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明代九成的商业税进了谁的口袋

陆二烧灯草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有个叫陆二的人见街坊有人因为经商致富,便决定利用家乡的资源去A处卖灯草(即灯芯的原料),他雇了一艘船把灯草放到船上直奔A处而去。

“陆老板,前边有个收费站!”船老大的声音传来。“这么快呀,到收费站了!”“不是,七天前刚设的!听说是知府刘大人设的。”“哦,交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