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乘醉听箫鼓·楚楚·望海潮(4)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词传之风月篇 作者:吴俣阳


达官自然是指孙何,这二句不仅表达了孙何的不思离去,亦烘托出西湖之美。 这阕新词很快便在中秋月明之夜,通过楚楚流香四溢的歌声传遍太守府的每一个角落,当孙何问起此词为何人所作之时,楚楚自是温温婉婉地对答为柳七所作。柳七?柳七者何人也?回大人,柳七名三变,字景庄,是国子博士柳宜之三子,因在族兄中排行第七,故又号为柳七。

柳七?柳三变?柳景庄?殿中省臣柳宜?他有个叔叔是叫柳宏的吧?真宗咸平元年,孙何之弟孙仅与构宏同榜登进士第,从此,孙柳两家遂有交往,他孙大人又怎能不知故交好友的这个才名著绝的幼子呢?原来是他!这阕《望海潮》真是写得荡气回肠、声调激越!好!好!来人哪,快把柳三变柳大才子给我请进府来!

就这样,年届弱冠的才子柳三变很快便成了杭州太守孙何的座上宾,可任谁也没料到的是,此词一出,不仅广为时人传诵,令其名噪一时,更引出一段百年后的公案。据南宋文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隔年便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南宋皇朝。

无论传说是真是假,柳三变的这阕《望海潮》都足以让所有未曾到过杭州的人对江南繁华形胜艳羡不已。清风,携着我逾越千年的轨迹回归现实,耳畔,那曲《青花瓷》逐渐呢哝朦胧起来,一如江南三月的桃花烟雨,一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胜景。只是,千年前,那个叫楚楚的女子,她为他蝶翼般盈然而舞的情愫,自彼岸的浪尖上翩跹而来,是否飘然若语、滨落凡尘?还有,那一掬蕉叶淡然的月下琴音、如兰秋韵,可曾轻曳素颜,将那一段朦胧的江南烟雨,永久勾勒在清幽素雅的陶瓷上,直至挥之不去?

再回首,如雪的阳光,穿透蓝色天幕,淡失在水墨的丹青中,却在千年后的今天,把那份爱还寄予青花瓷上。放眼远望,有伊人如嫣,鸟语花香里与他携手一段蔷薇之恋,回眸,却又是一阕《望海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