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一 管理其实只有一个问题(3)

总裁的最佳拍档 作者:吴荣华


李:先生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吴:说是3岁,其实是取平均值。很多家庭,在孩子两岁半开始就急不可待地用自己的方法取代以前的“共事不指挥”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父母不得已忍耐了两年多,终于等到孩子可以对话,终于可以实施自己认为是对的教育方法了。99%的父母都会开始用各式各样的指挥去替代关注,很少有人能延续孩子3岁前的教育方法。

李:是的。

吴:如果比较这两种方法,农村的体罚式教育相对来说还好一点,因为平时父母忙于田间,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孩子,但孩子至少还有试错的空间,而后者,孩子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嗯,确实是这样。

吴:后者的父母往往很快发现,规矩定得越多,孩子离自己的要求却越远。慢慢地,父母就越来越依赖于学校、专家和金钱了,再后来,父母感觉孩子越来越是一个问题了。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从来就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李:那么农村式的教育方法会有什么后果呢?

吴:就如前面说的,农村的教育方法是简单粗暴的惩罚。结果呢?因为父母过早的视而不见,导致孩子小小的心灵树立了一种观点,那就是,这个世界是恶的,只能靠自己。还有一种疑惑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即“为何自己最亲的人那么无情”。这种教育方法会让人养成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的习惯,当他们接触到弗洛伊德的思想时,就会更容易地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童年的“不幸”。

李:真是佩服先生的洞察力啊!这不就是说,“只关注不指挥”可以得到天才,而指挥、干涉只能得到平庸吗?

吴:“只关注不指挥”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让孩子保持持续的激情。而所谓的是非对错,孩子会在不断的尝试中自然而然地做出判断。注意“习惯”这两个字,习惯的力量何其大啊!譬如,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早起和乐观主动的习惯,有可能一辈子想改都改不掉。回顾一生,我们很容易发现,对生命的激情就是人活着的理由,是一个人成就自我的唯一路径!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了生命的激情,就不会有意愿去创造;再聪明的人,如果总是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外部,那么遇见挫折也会非常胆怯。

李:如此说来,培养一个人的最佳途径就是“只关注不指挥”的教育方法。

吴:您的归纳太棒了。我碰到过许多父母,总是担心如果不告诉孩子对错,孩子自己能判断是非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问这些父母,孩子3岁前您又是如何教育的呢?西方法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即陪审团制度。在那里,一个人是否犯罪,并不是由法官而是由陪审团判断。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李:他们不依赖权威。

吴:王阳明说过,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良知,只要不受外界是非的污染,凭借本性就能让良知发挥作用。但是到底什么叫“不受外界是非的污染”呢?以孩子为例,只有3岁前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因为这种教育最大的好处是孩子不会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他们会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父母担心,如果不指挥孩子他们就不知道是非标准,其实只是父母内心的折射而已。

李:想不到,3岁前孩子的父母,其实都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之后,他们却又忘记了自己的这种超强能力!

吴:这样说还不太准确,前3年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孩子馈赠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在人为父母的时候,其实都向其打开了一扇窗口,只是,没有几个人窥探到了其中的秘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