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系统的思维能力(9)

思维教育导论 作者:姜继为


十六、判断能力

1.含义

判断能力是指对某种事物、现象、问题、观点、命题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能力,或是构建起概念间关系的思维能力。

判断是人的基本思维能力。生活中有大量事物、情况、问题需要判断,判断后才能有所选择,采取行动。例如,每天我们都需要判断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在判断后确定态度和行为。“把钱存在我这里,我每月给你20%的利息!”“吃啥补啥,要让孩子聪明,就得给他吃核桃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话是真的吗?对吗?这就必须判断,要自己拿主意。缺乏判断力导致人优柔寡断,判断不当则造成盲目失误。人要形成健全、正常、自我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犹犹豫豫。生活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信仰、职业、朋友,自己构造人生的轨迹和方式。

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包含大量的判断。判断既是知识形成的方法、过程,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如“物体具有惯性”,“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领会、运用学科判断的过程。运用判断不是简单的记忆书本中固有的判断,而是根据一些学科的原理、原则或价值观念,建构、生产新的判断。例如,利用地理学知识,判断“围湖造田是否值得”。即便是学生做题也要先行判断,如判断用哪个原理、公式,判断试题中某个条件有无用处。学生只有先行做出判断才好确定解答的路线。

2.判断能力的分解

(1)对于事物、理论等真假的判断能力。生活不断出现新的事物、新的说法、新的理论,对其真假需要判断。“这款新型汽车极其省油,百公里耗油1升”,“某某名医发现了治疗癌症的新药,世界震惊”,“某某董事长留学美国,获得科学博士学位”,“2012年是世界末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楼盘增值潜力巨大,估计价格每年能上升30%”,这些说法都需要作出真假判断。世界上真假相对,有真就有假,需要进行真假判断的事物太多了。真假判断是判断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如此,才能避免盲动、迷信、愚昧,理性地看待事物并理性地生存。

(2)在概念间构造判断的能力。对于不同概念,能够发现它们的关系,构造出一个判断(句子),以一个概念来判定另一个概念。例如,“醋是一种酸”,“三角形不是正方形”。概念间可能有关系,可能没关系,可能是这样的关系,可能是那样的关系,通过判断力,把它们联系起来,揭示更多的道理。

(3)做题、运用知识时的判断能力。题目中哪些是条件?哪些是干扰项?某个词的具体含义为何?解题的思路方向在哪?运用哪个公式原理?选择题目选哪个选项?都需要判断。

(4)对于教材知识(如史地政等课程)的评价能力。教材有很多人物、事件、活动,对这些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学生可以给出自己的态度,确立自我的评价。秦始皇是否是伟人,学生们可以自定。评价的重点要说出道理,肯定否定要有根据。评价的根据有两类,一是事物内在的逻辑性,一是各类事物外在的标准。所以,评价前要对事物自身的逻辑性或规律搞清楚,要对外在标准消化吸收。史地政等知识,如果没经过自己的价值断定,那还仅仅是知识;只有经过价值判定,它们才能上升为信念。我们现在一些文科教育失败,主要就是因为缺少学生判断加工环节,不能达成有效的信念。

(5)价值评判能力。是对客体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价,以及自我设定追求、目标的思维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三大核心问题,也是人类认识的三大核心对象。科学技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真的问题,占有人类知识的半壁江山;宗教、道德、艺术、法律、政治等回答“追求什么”、“合理与否”等问题,占有知识的另一半天地。而且,这部分知识更加重要,它们是人类的信念、习俗、文化等的源泉,对社会和个人发生精神支柱的作用。

价值理性,是指引社会发展的路标和人生前行的明灯。在学习中,价值理性的知识占有很大分量,各个学科都有价值性内容,灌输一定的价值观念。语文告诉学生何种句子准确简洁,何种文章优美动人;历史告诉学生什么样的皇帝仁慈英明,什么样的政策顺应民心,什么样的起义可歌可泣;地理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伟大在哪里,黄河长江何以是母亲河;数学启发我们智慧,训练我们的逻辑能力;物理告诉我们顺应自然的办法,善待地球的可能途径……

价值评判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判断能力,可分解为:

第一,设定自我的价值观(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的能力。其中可以有多种内容。道德标准、艺术标准、好人标准、君子标准、名著标准、大师标准、强国标准、宜居城市标准等,都是价值观的一些方面。

第二,道德评价能力。人之善恶、事之是非,能做出判断,秉持独立的看法。

第三,艺术评价能力。能评价美丑,有自己的感受。一部作品、一处风景,自己判断,不人云亦云。

第四,福祸评价能力。所处的环境、生活、社会状态如何?有自我的看法,在乎自己的体验。

(6)发展趋势判断及预测能力。即判断、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的思维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的判断力。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其中既有偶然的趋势,又有必然的趋势。必然的趋势指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夜循环、四季更替,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等。偶然的趋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人十分关心将会发生的事件及结果,因此要预测、把握事物的趋势。社会的政治走向、经济趋势需要预测,气候气象、地质灾害需要预测,某项政策的影响、一些言行的效果也需要预测。不论必然趋势还是偶然趋势都十分重要,这是人最关心的信息,对人实践的指导意义极其巨大。

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预测能力还很低,有关预测的知识也不够。例如,我们对长期的气候还难预测,很多天灾我们仍束手无策。人生中我们尽量理性,但在现实面前,往往预测失准——例如婚姻嫁娶,很多预测是失败的。

提高发展趋势的判断及预测能力,需要注意采集、分析历史数据,从历史的数据得出未来的走向,如靠分析历史数据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还要注意抓出因果,掌握因果规律,通过今天的因逻辑地得出明天的果。

(7)决策能力。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的能力,或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能力。

决策是一种特殊的判断,也是普遍性活动,不仅仅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在决策,就是普通人也在决策。每天的衣食住行中,很多问题都是决策,早晨起来,穿哪件上衣是一种决策;到食堂打饭,吃馒头还是吃米饭,也是一种决策。决策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判断力,对实践的影响极为巨大。正确决策带来预期的积极成效,错误决策满盘皆输。

发展决策能力,需要提高确定目标的能力。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解决某一问题、实现某一价值的,确定目标是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将是盲目的;确立不当的目标,决策将带来恶果。为此要提高价值判断力。其次要提高制定备选方案的能力。决策实质上是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备选方案,就不存在决策的问题,因而,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制定备选方案,要调动多种能力,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大的方案,本身就是很有高度的知识成果。如作战方案、工作计划等,制定起来很不容易,常常要汇集多方面专家,长期研究和编撰,才得出一个有价值的方案。此外,决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的过程,决策的方案不能束之高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