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5)

起信论疏笔削记2 作者:


如前所说所取相。而显现故。此中五识唯现色等尘。意识及意。通现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设使末那不缘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现分别唯应取六识。而言及意。故知通缘已上皆略彼疏。今此疏意说无第七。乃是影摄无违。常式意不缘外故。有多义也

初总标。论以有等者。此之六相虽则展转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云依境也。楞伽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此之谓也

一中论依于境界者。此但外由境缘牵起。内根发生。故云心起也。疏于前等者。不知内发谓是外来。楞伽云。外实无有色。唯自心所现。愚夫不觉知妄分别有为。不知外境界种种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现。创起等者。随其心王复起心数。拣择染净决定如此。故名智也。体是别境心所中慧。故云慧数

二中疏依前等者。于顺情可爱之境。心与喜俱名乐受觉。于违情不爱之境。心与嗔俱名苦受觉。不苦即乐不乐即苦。违顺之境既续。苦乐之心岂断。略以辨粗故不论其舍。而实有之。但在苦乐之间耳。自相续者。当相不断故。又能等者。以自相续故。复能发起烦恼。润于已熟之业。令受报未熟之业令成熟。由是引导任持。令其生死不断不绝。此则令他后四相续不断也。广如下生灭因缘。五意中释

三中论住持等者。谓于苦乐境上。坚固停止无有变改。执持不舍也。疏上皆等者。是执取相所依故具牒之。是此下唯此一句是第三相。以不知违顺境如空华。不了苦乐心如幻化。的取为实。确然不改故云深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