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赢得众心的“三大要诀”(2)

一辈子,三万天:不生气的活法 作者:胡卫红


礼貌为什么具有多种价值呢?因为在人们看来,它代表是一颗真诚、友善、美好的心。人们真正重视的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通过礼貌表达出来的心灵图景。古人说:“礼者,履也。”意思是说,礼即是践行,践行什么呢?践行内心的观念、情感、知识、智慧、善良。但事实上,礼貌可能是内心美好世界的真实反映,也可能不是,仅仅是通过长期训练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彬彬有礼的人,可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也可能只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那么,人们是否高估了礼貌的价值呢?当然不是。多数时候,人们不需要进行深层交往,不需要了解他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不需要关注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维持一团和气的局面就行了,而礼貌足以承担起这项任务。有礼貌不一定有真心、善心,没有礼貌却肯定没有真心、善心,试想,连表面的工夫都不肯做,怎么可能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礼貌就像一张门票,至少可以进入对方的交往范围,而不会被拒之门外。

许多人将礼貌当成小节,当成形式主义,甚至当成一种伪装,因此,在待人接物时,弃礼貌而就粗鲁,必然处处碰壁。

有一个学生骑自行车出门,向一位老先生问了路,连“谢”字都没有说就走了。

老先生在后面喊道:“嘿!同学,你的东西掉了!”

学生马上返回来,急问:“什么东西掉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你的礼貌掉了!”

学生顿时窘得满脸通红。

古代有学生,读书先学礼仪,尤其是儒生,“礼仪三千,威仪八百”,将礼仪当成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今天的学生,只要考高分就是优生,没有机会专门学习礼仪,但是,连礼貌都不懂,高分有什么用呢?走到社会上,可能寸步难行,连施展才干的机会都找不到,只能成为“高分低能”的废物。

有一句话说得好,“礼貌无价,却价值连城”,养成讲礼貌的习惯,比掌握任何知识、学会任何技能都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