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了解他人的需求并投其所好(3)

一辈子,三万天:不生气的活法 作者:胡卫红


有一个叫汉克斯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获硕士学位,有一次,他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应聘。赫斯特是个自负而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却又瞧不起有文凭的人。汉克斯递上自己的文凭,赫斯特却懒得看一眼,很不礼貌地说:“对不起!我需要实干家,可不需要文绉绉的工程师。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

汉克斯察言观色,很快弄清了这位傲慢的矿主的性情,并且想到了应对办法,他故作神秘地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赫斯特马上动了好奇心,表示替他保守秘密。汉克斯小声说:“其实我在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混了3年日子。我之所以待到毕业,完全是因为我的父亲,他身体不太好,我不希望刺激他的心脏。”

赫斯特听了,赞许地点点头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

赫斯特竟然不喜欢一个学到满腹经纶的人,而欢迎一个“混了3年日子”的孝子,真可谓“特殊需求”,可是,再怎样特殊,一旦找准了他的需求,他的固执马上变成了欢迎。

那么,怎样了解对方需求呢?一般的方法是观察和交谈,有经验的人,一眼可以看出对方的性格和目前的状况,对其习惯选择倾向和一般需求也就有谱了;通过交谈,更可确定对方目前最需要什么。没有经验的人,不妨直接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坦诚直率常常是交往的最简便途径。如果事关重大,为慎重起见,不妨做一些调查研究,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交往对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学识、智慧和交际才能让每一个见过他的人都大为叹服,曾拜访过他的贾马利?布瑞福先生感慨地说:“不论对方是个牛仔,是个驯马师,抑或是个政客、外交官,罗斯福都能跟他们谈得非常愉快。”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罗斯福接见某个人之前,会利用前一的晚上仔细地研读对方的个人资料,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在接见时,自然知道如何投其所好。

伟大的罗斯福总统都需要如此慎重地对待他人的需求,我们普通人,为了在他人心里占据一个位置,更有必要尊重他人的需求并投其所好。

不生气的活法

在生活中,每天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可能找到一把打开每扇心门的“万能钥匙”,用同样的方式跟不同的人交往,总有碰壁的时候。只有从发现需求入手,对症下药,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