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乌妮格家族(25)

乌妮格家族 作者:郭雪波


不过,有人在议论他。

“这小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文不文,武不武的。”

“说是从上头‘下放’来的……”老板娘压低声音告诉问者,“别看他寒酸样,据说满肚子墨水,学问深着哪!”

“咋啦?作风问题?”

“嗨,现在那事儿算啥问题!”老板娘哧哧乐了,也并不顾忌被别人听见。

“那犯啥事儿了?江洋大盗?”那人穷追不舍,有所警惕。

“这咱就不知道了,你去问旗人事局,要不去问他本人吧。”

“算啦,算啦。咱们不敢,平时躲远点就是。”这人见老板娘不耐烦,就笑嘻嘻打住。

白尔泰想大笑。其实,对这些议论他早已见怪不怪。慢慢又走上那条并不宽敞的小镇街头。镇子不大,已有好多人都知道他是从上边“下放”来的,小地方什么也瞒不住。已熟或半熟的人们,都用一种好奇而探究的目光盯他一眼,其实,镇子上除了少数人,谁也搞不清他究竟因为什么“下放”到这里的。有的说写文章出了问题,有的说闹离婚被老婆告下来的等等。反正他成了小镇上的“天外来客”,议论的对象。本来是一座寂寞的小镇,没有什么太多新奇的事让人议论,他就成了镇民茶余饭后的作料。只要他出现在街头,就如一个出笼的怪物,引起人们的注目。他头发很长,几乎披肩,裹着旧大衣,穿着一条开口子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早已过时的大头鞋,不伦不类,奇特而扎眼。唯有那张苍白得几乎透明的脸,还有那双阴郁且闪出睿智光芒的眼睛,才能显示出几丝文化人特殊的气质和不俗的风度。

他回到文化馆。下乡回来歇了几天,昨日老馆长已经找他谈了,过两天他还得下乡一趟,这回是旗里抽调人员到乡下搞冬季“普法”宣传。北方农民,一到寒冬就“猫冬”不做活儿,唯一做的就是聚众赌博,输房输地输老婆,还有就是不安分的“刺儿头”四处乱窜,偷钱偷粮偷女人,逮啥做啥,旗里年年冬天组织人员下乡搞普法,教育农民。老馆长说其他人都拖家带口的,唯有他适合下乡。馆里一没有食堂二没有煤烧,吃住都困难,下乡可住在老乡热炕头,吃着老乡热窝窝头热酸菜汤,这一冬就好熬了,两全其美。他一想,也好。只是自己的研究又中断,只好带几本书下去,抽空啃一啃了。

这时,老馆长正在他宿舍门口焦灼地等着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