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三 不平静的夜(9)

上海:最后时刻 作者:(美)钟拓奇


受境内强降雨和长江中上游来水共同影响,鄱阳湖入湖流量两天来超过12,000立方米/秒。鄱阳湖星子站最高水位20.85米,超警戒1.85米,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21.12米,超警戒1.12米,都为历史最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鄱阳湖区500多座千亩以上圩堤、3800公里堤防已经浸泡在高水位中,渗漏、泡泉、崩岸等险情不断......

禹红觉得现在的网络内容已经越来越糟糕了,像这种连时间都不标注的明显是耸人听闻一定是胡说八道的,网络新闻也上搜索结果的第一条。她关掉这个网页,从收藏夹中点出名为“冰川融化”的论坛。这里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下属的只有高级会员才能进入的网上论坛,在这里成员能找到最新的关于地质方面的科学数据及其他资料,并交流最新的新闻。

一个叫“新世界2”的楼主新发起了一个她感兴趣的题目“如果两极冰川融化,上海将会怎样”。禹红把这个文章点击打开:

一亿年前,地球气温很高。那时,南极和北极格陵兰都没有冰盖的。冰盖就是巨大的冰层覆盖下面的土地。大约4000万年前,南极冰盖出现。现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2000米厚的冰盖,南极的冰盖是大陆性冰架。它和海里的冰山不同,海里的冰山是海洋性冰架。海里的冰山是杯子里的冰块,它的融化不会造成水面上升。但陆地上的冰盖或是冰川融化,就等于给杯子里加水,就是使水面上升。

格陵兰岛表层每年融化近220亿吨的冰,而南极是145亿吨。

IPCC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人类的工业化导致了气候上升,气候上升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上海的夏天的建筑内,每天有6亿台空调在运作,还有大约850万辆汽车在路上,而且汽车绝大多数,还开着空调。所有这些无不催化着气温的升高。

因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宋思克教授说,“减少气体排放的首选必须是减少汽车的数量”。

禹红越看越觉得这篇文章的内容熟悉,但不知这种熟悉的感觉从何而来。她继续读了下去:

有科学家猜测说,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最终导致4600米厚的南极冰盖全部融化的话,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6米,再加上格陵兰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会上升到70米以上。而这个可能最早在2050年发生。这种状况下,上海将完全落到水平面下,江苏也就仅存云台山、紫金山等零星小岛。浙江山多,所以还有更多保全的地面。

那样的话,除了上海,台北、日本的东京、新加坡、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英国的利物浦、爱丁堡,法国的巴黎、马赛,意大利的威尼斯、那不勒斯,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等将全部沉入海水之下。

以上是知名学者禹红博士在2011年第三期的《海洋学刊》上发表的文章的一些摘录。如果童鞋们对这篇文章有兴趣,可以继续读下去。

禹红这时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前几年应《海洋学刊》约稿写的一篇稿件。几年过去了,自己忘了,却被这个“新世界2”给翻出来了。她有些好奇,当时写的东西是错误百出,因此又读了下去:

上海地区理论海平面2010年比1990年将上升4厘米,2030年将上升10厘米,2050年将上升50厘米。如果考虑地面沉降等因素,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幅度预测到2050年为45~55厘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