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三 不平静的夜(10)

上海:最后时刻 作者:(美)钟拓奇


禹红博士在文章中又举出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中的叙述: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7毫米/年的平均速率。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约10~40厘米,2050年将上升约30~60厘米,2100年将上升约40~90厘米。

上海所处的河口位置平均海拔在1.8~3.5米间,而且有一些地区已经在海平面以下,最低处只有0.91米,但政府已经建有强大的海堤防护。如果没有防护,据估算,海平面若上升1米,上海的崇明岛,也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可能将完全消失,太湖将与东海连成一片。但依托1956年就开始建造,并且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停顿的新建和巩固,起码在将来的100年,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上海可以仍然安全。

看到这里,禹红吁了一口气。幸好自己是错误的,因为海平面已经上升了一米多了,而崇明岛还没有完全消失。

防汛墙在1970还是百年一遇的防汛标准,到1980年这个标准提高到了千年一遇。浦西黄浦江两岸的市区内修建了318公里的防汛墙,而宝山、徐汇、奉贤和浦东新区等共五个区也建设了约110公里的防汛墙和河口水闸。事实上有些地段,停放在防汛墙下面的汽车如同泊在黄浦江的水底一般。

禹红博士还把上海分为四级危险区:一级危险区,上升30厘米,包括崇明外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受长江口南支影响的湿地、淀山湖一带的洼地、黄浦江及沿岸缓冲区。二级危险区,上升50厘米包括崇明岛北部、横沙、长型两岛、南汇口。这里海水上涨将使得对外排水成为不可能,因此,如果更有台风暴雨来袭、横沙岛和长兴岛将会彻底淹没。而那时,上海水源将告急。传统水源地不能再取水,所有水的需求落到最后的屏障。三级危险区,上升70厘米是上海的中心区,包括宝山、浦东新区、上海市中心和金山区。四级危险区,上升1米,包括上海西部嘉定、奉贤、南汇等区。如果海水倒灌到这里,那么上海将无淡水可用。

“新世界2”总结道:

如果人类目前对环境的破坏不停止,很难说禹红博士上面的描述不会成为现实。但如果预期变为现实,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看到这里,禹红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再读下去。她真想告诉这个“新世界2”他的“如果”已经不再是“如果”,而是现实了。不过现实才刚刚开始,或许3天,或许8天,或许是1个月之后,世界的大半都会泡在水中。到底是多少天呢?她在心里问自己。

禹红把浏览器关掉了。走到小屋南墙上的小窗子前,看外面的景色。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天已经开始亮起来。远处马路上汽车的嗡嗡声和喇叭的鸣笛声开始传来。平时每次听到汽车的鸣笛声,禹红都会感到一种厌烦,这种鸣笛声不仅仅是噪声,影响人的听力,还给人的心情带来不悦,所以她一直向往着田园生活,寻觅着那份心灵上的静谧,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

然而现在却不然。对于她来说,今天这些噪杂的声音却代表了生命的活力,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些杂音组成的,而我们不过是这些杂音中的漂泊者,不知道明天,或是后天,又会是什么样的世界。

她隐约地感觉到在杂乱无章的声音后面隐藏着一种旋律,这种旋律时而紧凑,如同千军万马疾驰疆场;时而舒缓,如同一个孤独的仙人在江边讲经解道,逍遥翩翩;时而高昂,如同滔滔黄河之水从天而来,势不可当,气势雄壮;时而低徊,如同一曲《流浪者之歌》缓缓道来,声音在小提琴上滑落,摄人心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