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做一个好父亲(1)

斯波克父母经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我曾主持过一次与五六个爸爸的讨论会,目的是为了直接向他们了解现在的年轻父亲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南森,一位23岁的父亲,用承认错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开始,他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星期的爸爸!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为人父母,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还在嘲笑人为什么要做父母,那确实是让我受不了的事情。现在突然之间我真的成了父亲,我面临所有做父亲的责任,可以说这让我很恐惧,尽管我通常不是一个会被这类恐惧所困扰的人。不过,我确实在努力寻找各种信息,寻求养育我儿子的最好方法。”

在座年龄最大的父亲是29岁,孩子年龄最大的是7岁,我请他们告诉南森在他们初为人父时学到的最有价值的经验。迈克谈到了需要建立起养育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用正确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来抚养好孩子;利昂坦率承认最初自己对宝宝的陌生感,渐渐地他才认识到宝宝的啼哭、微笑和咿呀儿语都是她与人交流的方式,他必须给予回应,不能等到她会说成句的话时才和她交流。南森也谈到宝宝啼哭时他的无助感和挫折感。

我对讨论要点的总结如下:

自信心对养育孩子是极为有利的条件,最能让父母感到欣慰和愉快,但却是这个年代很难得的事情,特别是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

几个世纪以前还没有心理学,从没有人建议父母要不断地塑造他们的孩子,不管结果好坏。那时人们认为做父母不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重复你的父母所做过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变坏了,人们通常认为他是魔鬼缠身,或者会归咎于与他最亲近的任何人。比如,当一个孩子成为酒鬼时,父母会说这一点是从他叔叔查尔斯那里继承的。

我可以肯定,这种对于心理学的无知让做父母变得容易许多,因为我知道有些父母——包括如今的一些父母——从来不会自责或质疑他们自己,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开始做父母时都会感到有压力,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这种怀疑一部分来自于学校教育,它告诉我们,人生来是无知的,上学后才开始学习,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会在考试中失败。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上过有关儿童发展的课程,即使上过这门课程,学到的只是有关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而不是关于怎样给宝宝喂奶、换尿布以及处理婴儿啼哭和呕吐的常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