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萧条经济学(1)

现在终结萧条! 作者:(美)保罗·克鲁格曼


这个世界总算意识到,这一年,我们生活在现代史上极大的经济浩劫之一的阴影下。然而就算人们已经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其中缘由,这使得他们表现出过度的恐惧,就像经济衰退刚开始时,他们却没有表现出适当的焦虑一样。人们开始怀疑未来。人们现在是否就像从美好的梦中惊醒要面对如黑夜般漆黑的现实,或者是跌入了终会消逝的梦魇中?

人们并不需要怀疑。形势的确严峻,但这只是一个梦魇,随着黎明的到来,它终会消逝。因为自然资源还是那么丰富,人类的设备还是那么高效。我们处理生活中的物质问题的效率依然没有降低。今天,我们还和以前一样,能够给每个人提供高标准(我所指的高标准是和20 年前比较)的生活,不久之后,我们还要努力提供更高标准的生活。我们不曾被欺骗过,但现在,我们使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泥潭,对这台精密仪器的运作方式一无所知,对它的操作也是疏漏百出。结果是,我们致富的可能或许将化为幻影,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如此。

——凯恩斯,《1930 年的大衰退》

章前这段话是80 多年前写的,当时的世界正处在后来被人们称做“大萧条”的时期,但是除了一些过时的文风,这段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此刻,正如当时,我们生活在经济灾难的阴影之下。此刻,正如当时,我们突然变得贫穷—但我们的自然资源和知识都完好无损,那么这突如其来的贫困从何而来呢?此刻,正如当时,我们致富的可能或许会长久地成为幻影。

这些怎么会发生呢?实际上,个中缘由并不神秘。如果很多人愿意倾听的话,我们明白或者我们将会明白这些是如何发生的。凯恩斯提供了理解经济衰退所需的大部分分析架构;与他同时代的约翰·希克斯和欧文·费雪的著作也可以为现代经济学提供借鉴,他们的理论由许多现代经济学家不断扩充,变得更加精密严谨。

这些著作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就是:“这本可避免。”凯恩斯在《1930年的大衰退》一文中指出,经济正面临着“发动机的难题”,这是对汽车的电气系统出问题的旧式说法。一个更为现代化,也可以说是更准确的类比可能是,我们的软件崩溃了。不论哪种说法,关键是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动机,它一如既往的强有力。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基础的技术问题、组织和协调的问题—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泥潭”。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经济就会恢复生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