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条 永远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嗷嗷叫的部队什么都拔尖

亮剑精神:打造员工战斗力的36条铁律 作者:周国剑


在淮海战役的追击战中,李云龙团是几十万华野部队中少数几个保持完整建制的团队。到底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了,全团的战斗队型一点儿没变,全团官兵除了武器弹药,其余的东西全部扔掉,在奔袭中创出昼夜行军90公里的速度。

在战斗中,李云龙团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部队平时穷怕了,这次追击为了轻装上阵,战士们把坛坛罐罐全扔了,现在见发了洋财,全按捺不住了,都冲上去抢夺战利品,建制马上要乱。李云龙脑子里也迅速盘算开了,他还没把这点儿战利品放在眼里,他知道,要想吃肥肉就得追下去,占点儿小便宜就停止追击,太小家子气,眼前这些战利品顶多算是点肉汤,追!吃肥肉去!结果,李云龙率先攻入国民党军第63军据守的窑湾镇,为全歼63军立下头功。李云龙被任命十一纵二师师长,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二师沿袭了独立团的亮剑精神,在华野的战斗序列中,十一纵二师被公认为“嗷嗷叫”的部队。

 都梁.亮剑\[M\].3版.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作为一名有战斗力的员工,一旦公司出现紧急情况,必然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永远处于最佳精神状态。

无论是领导新一团、独立团,还是华野二师,李云龙都把亮剑精神注入团队精神之中,使整个团队永远保持进攻的意识。无论是突围还是进攻,他给团队下达的命令永远是进攻。这种进攻精神就是当代职场员工最迫切需要的最佳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如何影响工作的,不是谁都清楚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没有哪一个领导愿意提拔一个精神萎靡不振,满腹牢骚的员工。

微软的招聘官员曾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我们愿意招的微软人,他首先应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可能给他安排在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你也许会觉得奇怪,怎么招这么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谈完之后,你会受到感染,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得没时间吃午饭,依然很开心,因为新员工觉得工作有挑战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这种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新入职时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的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淡起来,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成。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在领导眼中你也从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员工。

要想保持对工作持久的新鲜感,我们首先必须改变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认识,把自己的事业、成功与目前的工作连接起来;其次,保持长久激情的秘诀,就是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重新激发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处理,并把它做完……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

欧洲人嗜好沙丁鱼,但如何将活鱼运回欧洲,这个问题困扰了欧洲人几十年。在一次运输中,由于一个偶然的失误,沙丁鱼中混进了一条鲶鱼,不爱动的沙丁鱼为避免被鲶鱼吞食,就不停地奔命逃亡。生命在于运动,危机迫使它们运动。尽管有个别沙丁鱼葬身鲶腹,但却得到了绝大多数沙丁鱼很好活下来的最佳效果。此后,每次运输沙丁鱼,都在水槽中放进一条鲶鱼,于是整个鱼槽都被“搞活”了。这就是“鲶鱼效应”。这被管理者们引入企业管理之中,就形成了竞争机制。

这个故事就是管理学界著名的鲶鱼效应,它的启发意义在于,每个员工都必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竞争,否则就会被“鲶鱼”吃掉。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领导,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谁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唯有自己才能激励自己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工作时神情专注,走路时昂首挺胸,与人交谈时面带微笑……会让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越是疲倦的时候,就越要穿得好,越有精神,让人完全看不出你的一丝倦容。

总之,只要每天精神饱满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发生变化,当你变得越发地有信心时,别人也会越发地认识你的价值。良好的精神状态虽不是财富,但它会带给你财富,也会让你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