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厂思维”定败局(4)

世界工厂的品牌突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作者:金伯扬


做工厂考验的是对固定因素的控制能力,各种成本可以估算出来。做品牌考验的是对变化因素的竞争能力,考验的是对渠道利益分配的平衡能力,考验的是对隐形成本投入的判断能力。

“工厂思维”的惯性之四是“人围着产品转”。

工厂的跟单员,是以完成订单为主线,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疏通和协调。工厂的很多运营环节,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产品技术开发、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都是以产品为核心。

概括而言,工厂的运营是“人围着产品转”。

产品做得好,不愁没销路——在制造业曾经通行无阻的这一条铁律,用在品牌经营上却会失效。产品好未必就能够卖出去,产品好不等于市场好。

做品牌是“人围着品牌转”,产品也围着品牌转,而品牌围着消费者转。消费者才是品牌运营中的核心。

“人围着产品转”的惯性,会让人沉溺于产品的品质而忽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和感受。

有一个地板工厂转型做品牌,工程师出身的老板认为耐磨转数越高,消费者就会越喜欢,因为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他将地板的耐磨转数提高到了25000转(家用地板6000转就足够了),还在销售现场放置了一个工具,让消费者动手检测。然而,地板的外观普通、风格单一,消费者并没有如期而至。

这四个惯性,是我们对“工厂思维”进行的提炼。更多的“工厂思维”,表现在具体的执行和细节之中。

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说: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过去让外贸工厂走向成功的“工厂思维”,恰恰就是转型做品牌的问题所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